《颜氏家训》语文学习思想探究

2015-08-15 00:50张吉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勤学

○张吉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我国古代家训萌芽于先秦,汉魏六朝得到发展,到隋唐时趋于成熟,宋元明清时期发展到全盛并趋于完善。其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家训专著,也是我国古代第一本论述儿童教育的理论专著,被王三聘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1]

《颜氏家训》内容广博、体系完备,论述涉及子女教育、家庭伦理、南北风俗、音韵训诂、文章评论、佛学玄谈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文学和文献价值。颜之推以其人生经历为基础,博古取今,“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世人”[2],曾被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称赞道:“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2]

在这当中,颜之推较为详实地论述了子女教育的问题,较为详实地阐释了“人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对我国现代语文学习具有启发意义。笔者从“语文学习的价值意义”和“语文学习的态度方法”两个方面切入,论述《颜氏家训》的语文学习思想。

一、为什么要学习——论语文学习的价值意义

(一)语文学习的个人和社会价值

颜之推经历了梁、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在这种朝代更迭的战乱社会中,颜之推三为亡国人,但终因学识渊博,气节高尚,在仕途上屡有升迁。他的这种个人经历,致使他对学习尤为重视。生逢乱世,“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3],此时只能“自求诸身”。那么,拿什么安身立命呢?在颜之推看来“人生在世,会当有业”[3],“有学艺者,触地而安”。[3]也就是说,“业”和“艺”是立身的根本,而读书和学习“犹为一艺,得以自资”。[3]这里的“艺”就是具备真才实学,拥有一技之长。颜之推以梁朝不通学术的贵游子弟为例,对比了他们在国家太平之时与战乱之后迥异的生存状态,总结出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不读书不学习,缺乏安身立命的技能。可见,颜之推将学习和个人生存联系在一起,学习是个人安身立命、得以谋生的一种技能,从这个层面上说,学习非常有必要。

此外,学习能让个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3]这就是说研习学问就好比打磨金玉,雕刻木石,经琢磨过的金玉和雕刻过的木石都比原始状态要好。同样,人经过学习也能提高修养,完善自身。“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3]可见,学习与否决定着人成为贤者还是庸人,学习通过“磨砺”的方式对人起着改善、提升的作用。

学习除了以上“为己,以补不足”的个人价值,还有“为人,行道以利世”的社会意义。《勉学》篇第八小段对比了古今文人读书的目的:“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3]学习的一个重要社会价值就是:以己之学,为世所用。知识为个人所掌握,通过个人作用于社会,达到“行道利世”的社会功效。

(二)语文学习的本体价值

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约,古代的学习主要是以经书为主的语文学习,而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阅读”和“作文”,为此,以下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论述语文学习的本体价值。

1.阅读价值。阅读的首先价值是增广知识。“凡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3]不读书而想见多识广“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3]在这里,颜之推将读书视为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和主要途径。

其次,阅读能够启发心智,提高认识力,敦促行动。《勉学》篇第六段列举了语文学习对于促进未知养亲者、未知事君者、骄奢者、鄙吝者、暴悍者、怯懦者这六类人提高认识、改善行为的巨大作用。以不知道如何奉养父母的人为例,阅读了古人如何体察父母的心意,尽心赡养父母的事例,从中就会师法古人,提高思想认识,最终落实到孝敬父母的行动上。“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3]所谓“开心明目”就是指开发心智,提高认识,能够通哓事理、明辨是非;“利于行”则是将从阅读中获得的心得付诸行动,这体现了语文学习对于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敦促德行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2.作文价值。在《颜氏家训》中,文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用价值”和“陶冶价值”。“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3]一方面,不管是朝廷的宪章,还是军中所用的誓、诰等都需要写文章,文章在治理国家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文章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愉悦个人身心。可见,颜之推既重视文章的实际功效,强调文章为现实服务,又看到了文章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这对我们当今语文作文教学不无启示,传统作文教学重视作文的陶冶作用而忽视了其应用价值,长期以来日常应用文被忽视,作文成了束之高阁的艺术欣赏品,缺乏实际功效。

由上可知,文章兼具对外的实用性和对内的陶冶性,学会作文既能增强“应世经务”的实际本领,又能陶冶性情,提升个人精神境界。

二、怎样学习——论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语文学习的价值如此之大,那么“如何去学习以实现这些价值”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了。《颜氏家训》作为颜之推留给后代子孙的家训专著,对后代提出了很多有关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建议,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端正语文学习态度

学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端正学习态度,引发学习动机,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这种学习态度是刺激学习的前提和维持学习的保证。语文学习内容庞杂,没有捷径,“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个人不愿意勤奋学习,教育也就无从谈起。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反复规劝子孙要有勤奋学习的学习态度。其中第十三至十六段更是列举了大量勤学的事例,既有梁元帝自幼好学的正例,也有齐孝昭帝知识孤陋引发误用的反例;既有当代刘琦、朱詹、臧逢世等人的事例,也有古代苏秦、孙康等人的勤学事例;既有帝王的事例,也有平民的事例。举例广泛,事例真切,无不在强调勤学的重要性。“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3]成为圣贤还是庸人在于勤学与否。

值得注意的是,颜之推不仅号召人人都要勤学,还提倡整个人生阶段都应有勤学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不能忽视“早学”和“晚学”。他以自己年老时仍然记得七岁时背诵的《灵光殿赋》来强调早学的学习效果最佳,又以曾子、荀子、公孙弘等人晚学成才的事例来说明晚学的重要价值。“早学”,“晚学”两者同样重要,“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由上可知,颜之推不仅提倡人人都要有勤学的思想意识,勤学具有广泛的主体性,而且强调“早学”和“晚学”,认为勤学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具有当代终身学习思想的萌芽。

(二)明确语文学习方法

1.博学与专精结合。颜之推针对当时“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梳而已”[1]的学习风气提出了学习“贵能博闻”的主张。《勉学》第十一段,以崔文彦、魏收与儒生、博士的交谈经历为例,批判文人学识寡陋,迂腐狭隘的风气。

那么,“博学”学什么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明‘六经’之指”的基础上“涉百家之书”,也就是说“专儒”和“博涉”相结合。这样就不会出现儒生认为文集不会论及经书、《汉书》不可以验证经学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陋情形。其次,不仅要“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还要求学于社会阶层各职业的人士,学习无处不在,“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3]《勉学》篇第五段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不仅要专攻自己的领域还需要博采众长,以宰相为例,不仅需要秉承旨意,统领百官,为国积财储粮,还要知道移风易俗,调节阴阳,举荐贤能等,这都说明求学无处不在,学无止境。

值得注意的是,“博学”和“专精”也有注意要点。对于“博学”,首先不能“空守章句,但诵师言”,而要将所学付诸行动,“施之世务”;其次,也不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3]而要抓取重点,这样才能避免“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的情形。至于“专精”,不可拘泥于字义考证,作没有实际意义的过度钻研。颜之推批判了有的人对“仲尼居”三个字就作了两页纸的解释,来探讨这三个字到底是指孔子闲居之处还是指孔子的讲习之所。颜之推所提倡的做法是“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博览机要,以济功业”。[3]

2.切磋交流。颜之推举例有人将“孟劳”理解为人名,却不知道孟劳是鲁国宝刀的名称;将“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误认为是张京兆和田郎两个人,却不知道是指京兆人田郎;将《汉书·王莽赞》中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理解成王莽有着紫色的皮肤,青蛙的嗓音,却不知道这是在说王莽以假乱真。种种这些“闭门读书,师心自用”的事例都说明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而突出切磋交流学习的重要性。推及写文章也是如此,“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3]这都说明一个人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只有通过交流切磋,才能纠正误解,获得改善提升。

3.使用工具书。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自学所必需的,借助于工具书能使认识获得依据,排除谬误,增加准确性,这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勉学》篇在第二十二段至二十七段举了大量例子来说明借助于《子林》、《韵集》、《古今字诂》、《说文》等语文工具书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价值。在这里,颜之推批判了当时文人偏重字音忽视字义的做法,认为“书音是其枝叶,小学乃其宗系”,[3]音、义要兼重。

这种重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对我们当今语文学习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新时期教育倡导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便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使用工具书在学生自学中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在疑问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问题、获得答案,提高自学效率。

三、结 语

《颜氏家训》是一部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的家训专著,不仅论及教育思想还有音韵训诂、社会风俗、家庭伦理等方面的内容,而在教育思想方面,不仅阐述了语文学习的一些问题,还论述了胎教早教、养生教育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其中的语文学习思想,从“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这两个方面切入,具体探究了语文学习的价值意义、语文学习态度和方法,以期对我们当今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启发价值。

[1]王三聘.古今事物考[M].上海书店,1987.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颜之推.颜氏家训[M].檀作文,译.中华书局,2007.

[4]于茹.颜氏家训语文学习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

[5]刘莹.《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颜之推颜氏家训勤学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颜氏家训
蹁跹
杨愔勤学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颜氏家训千古传
浅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迪
勤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