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08-15 00:50马应儒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本课文本文章

○马应儒

(甘肃省山丹县清泉中心校,甘肃 张掖 734100)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脉络

三、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脉络。

2.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三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简单导语引入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大家都自主学习阅读来了文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且经过小组合作交流筛选出了小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哪个小组首先汇报交流自己小组的问题?

(二)汇报问题,合作探究

1.指名小组汇报问题,并且要求小组说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小组汇报

3.教师聆听问题,寻找学生提问的角度,根据问题适当引导学生。要求小组说出:

(1)你们提出问题的理由。

(2)对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

(3)那个小组或者个人还有补充意见。

教师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

(2)人类为什么不能到其他星球上去住呢?

(3)人们为什么要破坏环境?

(4)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你怎么理解只有一个地球中的“只有”的?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回答。

重点探究第四的问题。

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真地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教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三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同时,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提问,促使学生去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形成对文本的认识,构建起学生对文本的意义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筛选问题,让学生在筛选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审视文本,思考文本,这样就在最大限度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后,教师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导展开合作交流探究,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的研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的目的。

本课教学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是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之上,探究学生的问题,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虽然以学生的问题为主,但是又不拘泥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引子,通过学生的问题主要是把握学生的认识动态,了解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层面,然后针对学生的认识,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因此,在本课的开头,笔者简约的导入以后,就直接进入到学生汇报问题的阶段。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一方面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是给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留下充足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核心问题我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认真倾听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哪怕他们在表达上语言的不同,我们也是容许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回答问题,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之中获得信息,理清他们的思路,知道他们认识的局限性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让他们的思维上路。许多教师在这个方面常常陷入被动,关键就是他们没有吃透文本,或者他们没有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或者是他们根本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文本,没有对学生的回答梳理出头绪来,自然就在这个地方乱了方寸。

其次,就学生提出问题来说,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也很杂乱,我们如何从这些杂乱的文体中理出头绪,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智慧。我们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从‘只有’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文章的理解,既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有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花费一些时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为了让学生真正有多收获,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文本来思考,从文本中的那些内容,哪些描写,那些说明中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要求他们细细研读文本,并从内容中思考回答。这样,可以很好地突破重难点,以一带十,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枝叶性的问题,教师不要否定,哪怕一些看起来没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教师绝对不能从自己的教学预设出发简单地否定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再次研读文本,看从文本之中能不能找到答案,能不能说明自己的问题。同时,这些细小的问题的解决也为解决主干问题铺平了道路,是对课堂的一种丰富,也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有效利用。

总而言之,三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到了一天有效的便捷的途径,是高效课堂的一种。

猜你喜欢
本课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