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差异视角的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献回顾

2015-08-18 16:55胡琼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空间差异收入分配金融发展

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一般课题“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家庭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上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结论。Greenwood和Jovanovic最早提出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阶段的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再者考虑到中国存在的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性可能会导致其对收入差异的影响也具有空间差异。本文从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空间差异;文献回顾

一、引言

现代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最先注意到金融存在的重要性的是Schumpeter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多年后,Goldsmith在补充Patrick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直到1973年Mckinnon和Shaw提出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才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正式形成。但几年后兴起的理性预期革命使得金融发展理论逐渐被大多数人遗忘,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增长理论的崛起,学术界开始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何种方式呈现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最先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地阐述,他们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Kuznets的倒U型假说。但Galor and Zeira(1993)认为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使得穷人无法越过门槛获得金融支持,因而金融部门的发展能够减少贫困进而缩小收入差距,且这一结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James B.Ang(2010),Abdul Jalil and Mete Feridun(2011))。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Rodriguez-Pose and Tselios(2009),孙永强(2012))。以上是当今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三种主流观点。本文将从金融发展在空间上的差异角度对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来评述9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二、从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视角

1.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全国范围的差异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地理分布,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发展与收入分布的关系存在较大的空间。尹希果等(2007)在描述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时,强调了政府对金融部门的抑制扭曲了我国金融发展,尤其是对以计划金融为主的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尤为显著。胡月(2011)专从西部地区各省改革开放后30年的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尹希果等(2007)的结论,并强调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对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性。众学者从不同角度考虑了金融发展的区域异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虽未得到统一的结论,但加快金融改革,推动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合作的呼声还是很高的。

2.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中国经济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性,金融资源分布和金融发展在城乡间也存在这种不平衡性。Liang(2006)使用1986-2000年我国29个省市数据证明了金融发展能够降低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但这种积极作用最终被激进的城镇化改革和国有企业重组所带来的高失业率和贫困率抵消从而使得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不平等是上升的。因此,要改善中国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深化金融改革是核心。张敬石(2011)基于VAR面板模型分析的结果证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会加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能缓解收入差距的恶化。温涛等(2005)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反而使得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上述研究理论都是基于城镇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单方面因素来考虑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鲁钊阳(2012)认为这些研究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城乡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但其结果很显然隐含着对这一关系有待进一步确证的推论。孙君、张前程(2012)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证明了城乡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就城镇和农村金融发展及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而且普遍认为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罪魁祸首。

3.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理论新发展

从最近发表的有关收入分配主题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收入差距的空间集聚效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David J.Peters(2013)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美国过去40年收入不平等的空间集聚效应和与其有关的社会经济联系,结果发现收入差距较大的地方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胡宗义、李鹏(2013)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证明了城乡差距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空间集群状态;且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较高;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王克强、张忠杰(2012)建立空间面板Durbin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省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正空间效应,但他的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会直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胡宗义(2013)的结果不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的文献并不多,已发文献中的观点也尚待考量,但这同时也为今后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扩大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间。

三、结语与建议

现代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理论是在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建立的理论模型上展开的,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国内学者利用中国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这一特点转向研究区域金融对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就如何从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入手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较为统一的建设性意见。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空间集聚效应近来备受学者关注,但相关的文献在国内并不多见。

就前人的理论成果来看,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一,国内经典的理论模型不多见,更多学者倾向于使用实证方法来分析问题,而且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稍作修改的重复性工作,缺乏技术创新。第二,所使用的实证方法多局限于线性回归和因果分析法来简单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少有使用新的计量方法或对其中的传导机制进行详细分析。第三,针对国内学者提出的政策建议,鲜有文献对其有效性进行追踪分析,文章的结论是否与实际相符也无从得知。第四,部分文献在进行变量指标的选择时,只是盲目参照前人的文献,没有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衡量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收入情况。第五,考虑到我国可用的经济数据跨度较短,使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而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分析模型相对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Abdul Jalil,Mete Feridun.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11,16(2):202-214.

[2]David J.Peters.American income inequality across economic and geographic space,1970-2010[J].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3.

[3]Galor and Zeira.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0(1),35-52.

[4]Greenwood,J.,B.Jovanovic.Finance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1076-1107.

[5]James B.Ang.Finance and Inequality:The Case of India[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10,76(3).

[6]Liang.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a system GMM panel analysis with application to urban China[J].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2006,31(2).

[7]Rodriguez-Pose ,Andees,Tselios,Vassilis.Educ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reg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9(49):411-437.

[8]胡月.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

[9]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2).

[10]鲁钊阳.城乡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12,426(10).

[11]孙君,张前程.中国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2(3).

[12]王克强,张忠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

[13]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

[14]尹希果,陈刚,程世骑.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估计[J].当代世界经济,2007,29(1).

[15]张敬石,郭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

作者简介:胡琼(1991.04- ),女,汉族,杭州,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庭金融

猜你喜欢
空间差异收入分配金融发展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浅析金融法律体系完备程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