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银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5-08-18 17:01朱红珍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

朱红珍

摘 要:本文首先重点讨论市场交易时网络银行面临的市场信号风险,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形成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然后对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在网络银行交易中的表现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的措施:建立健全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网络银行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网络银行自身的企业形象。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网络银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竞争的焦点在网络银行中展开。外资银行能够利用网络优势,克服当前网点偏少的劣势,并且利用其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手段与我国商业银行展开竞争。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本土网络银行应该把网上客户开发与维护放在重中之重。

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有别于传统银行的风险问题,其中网络银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当前学者研究的关注焦点。为此,本文重点阐述网络银行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一、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也就是说,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一方是信息优势方,另一方是信息劣势方。比如在市场中,商品出售者一般情况下都比较了解自己的商品,而购买者只能从出售者那获得商品信息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做出是否购买商品的决策,从这可以看出,商品出售者是信息优势方,而商品购买者是信息劣势方。

商品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商品交易前形成逆向选择,逆向选择问题比较隐蔽;第二,商品交易后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指的是交易信息优势方在交易产生后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动,而不让对方知道。比如,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时,股东正打算将筹集到事先定好的项目中去时,股东发现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他们不告诉债权人,而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中,投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经济学学科把债权人这时承担的风险称为道德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在网络银行中的表现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外资银行都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活动,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量以及交易金额每年以几何倍的速度增长。另外,网上银行业务的种类以及服务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总而言之,网络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竞争的主要战场,为了保持我国银行业在网络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我国银行业应该重视和发展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的发展潜力巨大,人们自然也重视网络银行蕴含的风险,网络银行也具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与市场风险等传统银行所具有的风险特征,另外,网络银行具有市场信号风险、安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自身所具有的新风险,本文重点讨论市场交易时网络银行面临的市场信号风险,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形成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1.逆向选择风险

逆向选择指的是市场交易前,交易的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而使自己得到更多收益,同时使对方利益受损的一种情况。在逆向选择条件下,信息劣势的一方更能正确做出买卖决策,市场价格失去灵敏性,扭曲市场供求平衡,最终使得市场交易效率大大降低。逆向选择发生于网络银行交易时,主要表现为:第一,逆向选择条件下,网络银行难以在网络中区分出客户的风险性,而使得银行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网络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性,通常具有选择风险小的客户的趋向。但是,网络银行根据自身现有掌握的信息所选择的客户的风险性并不一定是最小的,这是因为网络银行是信息劣势一方,无法避免以下客户行为的发生,比如客户可以通过伪装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方法,使得网络银行能以判断出信息的可靠性,或者高风险客户夸大自己的能力左右了网络银行的判断。正是由于网络银行信息劣势地位,导致网络银行资产配置的低效率,资源配置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第二,客户也很难了解到每家网络银行的服务质量而使自己处在不利地位。客户一般会以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平均值来确定预期价格,客户会选择低于某价格的服务,劣币驱走良币,反而提供高质量水平的网络银行被边缘化而被迫退出市场。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交易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的情况下采取了有利于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使另一方利益受损的自私行为。在网络银行中,网上客户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对网络银行采取道德风险行动。在网络交易活动中,网上客户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他们隐瞒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向网络银行购买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是建立在一定的风险水平基础所设计出来的,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客户购买更高水平的风险产品,会使网络银行的风险加大,高风险客户承受低风险的代价获得收益,形成关于网络银行的道德风险。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网络银行对客户信息的辨别能力。有关法律制度已经规定网上客户递交的资料要真实可靠,建议客户所递交的一些风险资料,比如企业财务状况、借贷信息等要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后才能递交;第二,建立健全网络银行信息披露机制。网络银行对自己的财务等重要事项向社会公布,以消除客户不利选择地位;第三,网络银行提高自身的企业形象,提升客户对网络银行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网络银行可以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管理,提高产品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客户对金融产品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史晴宇,任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河北金融,2015,(03).

[2]韩雨辰,张学斌.关于银行理财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3,(11).

猜你喜欢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生命伦理视域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管理问题探析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浅析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影响和风险对策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