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

2015-08-18 15:50姚灿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会计管理价值链变革

姚灿

摘 要:价值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方法,能够促进价值链上的企业更好的合作,本文从目标定位和信息技术平台的提升,信息系统模式、信息化业务流程、会计管理重点、会计管理审计体系的变革等方面进行论述,也强调了对财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意在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和了解价值链会计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变革

一、引言

自1985年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后,国内外学者也在此基礎上进行研究。总体来说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是将某个企业封闭的财务变革为通过网络平台构建称为多个企业价值链联盟性质的行为,使财务、市场、产品等指标数据更加集成化,强调核心企业间存在着较强的业务关联性。价值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方法,能够促进价值链上的企业更好的合作,使价值链上的人、财、物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二、价值链会计信息化的提升

1.目标定位的提升。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是作为企业财务信息单独存在的,它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以提高财务部门核算、决策、管理的能力。到90年代末,我国出现了ERP应用型的系统,它将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视角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统一管理,是企业整体信息的集成。到21世纪后,由于企业竞争面向全球化,为了提升企业联盟的竞争力,出现了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工作模式,它打破了原先企业分割的现状,实现了整个价值链企业联盟见信息的集成。由此可见,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目标定位的提升具有多面性,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和核算,另一方面是整体提升整个价值链企业联盟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决策能力。

2.信息技术平台的提升。为了实现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其信息技术平台也应该有所更新,从原先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提升到各个企业联盟的内部网和企业间相互协作的外部网,应用系统从原来的C/S提升到如今的B/S结构。

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技术平台的提升主要涉及到3个方面:一是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AIS)分布能力的提升,唯有提升分布能力,才能够将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联盟间的协作整体的应用起来,实现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关联性;二是会计信心管理异构环境能力的提升,如何将不同企业的局域网、硬件平台、数据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等问题解决,是价值链会计信息技术平台提升的必备能力;三是注重会计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及时性、共享性、集成性和开放性,使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采集能够更加的发散化和扩展化。

除了对目标定位和信息技术平台的提升外,加强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的拓展也非常有必要。在单个企业发展到价值链联盟企业时,唯有完善信息化的标准体系,才能够保障价值链联盟企业的权益。

三、价值链会计信息化的变革

1.信息系统模式的变革。会计电算化是由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变革而来,它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各类会计报表反映各类财务信息,但并不能够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决策者的需要,因此被称为“信息孤岛”。价值链会计管理就是为了客服这种局限性的会计信息管理模式,将会计工作和企业业务间实现有机的集成和一体化。在充分理解企业联盟环境和价值链会计信息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应注重以下几点工作:考察与联盟企业所有业务间的关系,识别事件发生的地点、事件、行为、特种、属性,记录资源、事件、参与者等各方面的关系。依据各企业联盟环境间的业务事件驱动,提升价值链会计关系信息系统模式的变革。

2.信息化业务流程的变革。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业务流程的变革,主要是指的会计流程应该由过去的职能导向型向流程导向型发展。首先将企业内部的会计和财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然后将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最后建立新的会计业务流程。而建立新的会计业务流程应该是更加开放性的,反映事件更加的实时性。为了保障新的会计业务流程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必须对价值链的会计需求,制定相应的会计管理规则,如成本控制规则、物料控制、资金流控制规则等。

3.会计管理重点的变革。如今,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和需求,但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1996年美国会计协会提出“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要求,实现该目标不仅要建立数据模型,而且要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企业联盟,对采集的信息更加准确的核算、分析和管理,并通过这些集成的数字,提升企业管理者管理和决策信息的能力。在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下,应逐步稳定地应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等技术,随时随地体现出管理的主体性、集成性,在通过网络平台对成本、物流、资金流等各方面实现控制,以对内外部不可控的裂变因素加以预警和控制,这也是提升会计管理的重点方向。

4.会计管理审计体系的变革。价值链会计管理面向的是企业联盟中的众多企业,因此对价值链联盟企业的审计管理尤为重要。所谓会计管理审计体系,指联盟中的众多企业在共同协商的前提下,委托第三方审计部门对联盟中的企业经验管理活动,按照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规则进行审查、评价、分析和监督。目的是为了通过第三方审计部门的公平公正性的审查原则,监督价值链会计管理的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也是规范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方面。

除此以外,提升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素养,是完善价值链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财会人员是价值链业务规则的制定者,是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维护者,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十分有必要。

四、结束语

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虽在1985年已经提出,但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未实行。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是为了发展的趋势,也是赢得国际竞争的有利方式,本文从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提升和变革多方面对其进行叙述,旨在让更多的企业了解价值链管理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宇平,陈世军,张浩.浅析我国当前的会计管理体系与模式的创新[J].财会研究,2010,3(9):46-53.

[2]于富生,张敏.论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框架[J].商业会计,2011,9(6):36-47.

[3]阎达五,杨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核算的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3,6(10):46-65.

[4]张琳,王加灿,陈君怡.关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J].上海会计,2012,9(8):37-42.

猜你喜欢
会计管理价值链变革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变革开始了
“互联网+”对会计领域影响思考(2)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思考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