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对解决中国农村主要问题的作用探究

2015-08-18 17:06乔翌陈程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合作社农民农村

乔翌 陈程

摘 要:为了探究合作社能在解决中国农村主要问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从合作社的理论与现实出发,结果表明合作社能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完善粮食购销体系,营造民间自治主体,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从它的发展历程还是相关机理来看,能有效的解决我国农村主要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推进合作社的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作社;农村;农民

一、中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还未构建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市场,有相当的农民对于土地流转还只停留在冲动的阶段,土地流转不利导致了土地和劳动力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2.农村金融尚不健全

合作社的成立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农民自身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却相当有限,农户个体的抵押能力差和不稳定性天生决定了个体借贷难的事实。

3.粮食购销体系、粮食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历史上埃塞俄比亚人转让土地进城务工,失去了粮食获取权,牧民无法用肉换取粮食。饥荒的本质就是粮食获取权被剥夺,尤其是农业工人,出口错误、商人的故意囤积、农业人口工资上涨带来的裁员都是重要的原因。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国家对粮食的垄断无可非议,但垄断必然带来效率的下降和各种成本费用的提高。

4.民间自治主体难,社会缺乏稳定

市场经济带来的是市场空间的扩大和行政空间的缩小。但是,政府的退出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自动地获得有序的社会结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无序竞争、假冒伪劣、干群冲突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合作社能在哪些方面帮助民主自治和维持社会稳定呢?

二、合作社的作用

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目前农机合作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合作社,它的存在对深化农业改革起到了不小的帮助。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使得土地在农机作业合作社得到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足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市场与经营权市场的构建,进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虽然目前在中国大型机械化作业同零散土地状况的矛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至今,分产到户的经营模式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众多农民不愿离开土地,使得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闲置,小块经营的现状短时期无法扭转,但农机合作社至少在理论上提供了促进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权市场的构建的道路。

2.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从一体化的角度看,通过组建合作社来解决借贷难的问题做对农民有利,因为可以将各个环节纳入产业链中,实现附加价值。其实不论是合作社还是农户都没有办法指望外部帮助自己解决资金的问题,终究还得靠自己来。合作社有自己的金融机构,自己解决自己的贷款难的问题,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被认可。

因此合作社完全应该实现金融方向的纵向一体化,尽管已有的专业合作社的信用合作组织,特点是每个成员拥有一票的投票权,要求收益归成员所有,并且为每个成员发放贷款,但专业合作社能力差决定了已有的合作社向金融领域拓展实现综合性的发展,资本的社会化和资本的集中运营是更优的选择。

3.粮食购销体系

保护价政策是指一旦亏本就算在上级单位头上,一旦盈利就归企业获利。矛盾来自于价格的双轨制,粮食企业在计划和市场中双线运行,一方面要在双轨制的计划中完成使命,一方面又要在市场价格中获利。寻租,村里几套班子,干部相互“兼职”,村里的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实际上就是村行政机构的领导,就造成了管理控制手段严重落后,村干部致力于“寻租”,合作社沦为“空壳”。

那么垄断带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影响就是限制了农民增收,而合作社粮库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国有粮库不论是布局还是体制都存在者各走各的问题,而县级粮库的用途基本不大。相比于前两者,合作社粮库比国有粮库来的经济,比小型粮库来的规范。

4.可以营造民间自治主体,实现社会稳定

目前公共管理的新趋势是“小政府、大社会”,积极培养非政府组织并使这些组织充分参与政府管理,以减少政府行政管理成本,并兼顾多方利益。虽然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缺乏相关的基础,短期内难以实现这一点,但应该有意识地朝這一方向努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农民合作社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的地位,使其有能力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也可以使农民实现经济和生产方面的“自治”,可以形成自己的组织高效管理自己。

三、结论

发展农业合作社可以相当大程度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完善粮食购销体系,营造民间自治主体,实现社会稳定。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推进合作社的发展建设,造福于农民。

参考文献:

[1]张淑云,陆明远.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的价值分析[J].探索,2009(12):96-98.

[2]姜长云.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态势[J].经济研究参考,2005(74):40-46.

[3]徐旭初,邵科.新形势下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农村改革30年: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09(1):92-96.

[4]蒋燕,冯开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出现的原因[J].中国集体经济,2008(6):154-155.

作者简介:乔翌(1993- ),男,汉族,湖北宜昌市人,在读大学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陈程(1993- ),女,汉族,湖南娄底市人,在读本科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系,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社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