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教育伴随孩子的成长

2015-08-18 05:54姬爱军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长孩子

姬爱军

【摘 要】在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只有将身边简单容易的事情做精细,班级才会折射灿烂的光芒。孩子初入学时,为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精选适宜他们读的课外书籍及其古诗词;在孩子们情感冲动时,用平静化解矛盾;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变化,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

【关键词】细节教育      孩子      成长

李斯在给秦王的《谏膛客书》中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可见细小的东西汇集起来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结果。教育何尝不是这样?教育本无小事可言。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每日都重复在繁杂、琐碎的细小事情中,只有花大力气将这些看似简单容易的小事情做细做好,我们的班级才会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一、细节浸润了孩子的心灵

一日,和一个初一学生交谈,她欣喜地告诉我:“姬老师,很感谢您。您在小学一年级就叫我们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现在才学习这首词,觉得背诵容易,理解也容易了。”儿时的诵读给这些孩子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他们和我同时也享受着细节带来的喜悦。那如何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也浸润在这些文化传承中的文学佳作里呢?我是这样做的:

1.精挑细选选读物。我在挑选读物上可谓颇费心机,首先选择适宜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和诗歌;选择书籍要满足内容简单、故事情节有趣的条件,这样才会吸引孩子去读书。《小王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作品,是我们一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内必须要读的故事书。推荐的这些读物,果然激起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他们每日沉浸在读书带来的乐趣中,每日跟着故事中的主人公喜怒哀乐。在诵读古诗时,我将古诗进行了题材分类,如春天就读背《春晓》《咏柳》《江畔独步寻花》《鸟鸣涧》等,还背一些表达真挚情感的离别诗,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2.定时定点定读物。每月我规定孩子读完一本指定的读物,如三月份读《小王子》,四月份读《绿野仙踪》等。有了规定的读书任务,还要有时间去完成,我要求学生每日在家必须读书半小时,并做好简单地摘抄。完成读古诗的任务,我则将时间选定在上校本课程的时候,这样一学期下来,孩子们背诵了16首古诗,背会了《三字经》的大部分内容。

3.借阅制度促读书。指定读物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而自选读物更能促进读书的激情。如何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读书呢?我发现孩子们经常有这样的心理,自己买的书放在那不读,而借来的书要急着还人,得抓紧时间去读。于是我制定了班级借阅制度,借阅制度的实行的确激发了学生读书的乐趣。我班拥有160多本文质兼美的图书,我每两周发给孩子们一本书去阅读。如此循环,一学期下来他们已看了不少书,收益很大。

一个学期结束了,好多家长告诉我孩子们现在特别爱看书了,一回家就拿起书去看,不让他们看都不行,说起话来运用成语特别多。在课堂上,孩子们发言时词汇丰富多了,出现抢着说成语的现象,遣词造句时也能运用上好词了。这些仅仅表现在浅层上,更深远的影响将是他们一生对书的热爱,他们会在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细节平息了情感的冲动

十一二岁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早期,他们往往为了一件小事和家长顶嘴、和同学打架,有些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这时候需要教师能在细节之处运用教学的艺术化解矛盾,平息孩子心中的怒火。

一日下课,学生们急匆匆跑到办公室告诉我班上两名同学打架。我赶到操场将二人分开,把其中一个执拗的孩子带到了办公室。此时这个孩子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并捏着拳头,大声地对我嚷着不公平。我让他坐到我的旁边,只告诉他我不喜欢盛怒下的语言,让他冷静后再说。我便不动声色地批改起作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孩子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激动的情绪也有了稍许平稳。这时我让他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并帮助他分析在这件事上他的对与错及处理事情的莽撞之处。后来他主动和打架的同学握手言和。看来平息孩子的激动情绪,真正让他们认识到错误,绝不能靠老师的威严简单地处理,而应在情绪平稳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千万别忽视这个细节,这是解决矛盾、进行“冷处理”的最好时机。

班上有一女孩,因为家庭的极端特殊性,造成她性格的怪异,她常常“破罐子破摔”。有一次她离家出走,第三天她回到了学校。我没有指责她,而是搂着她的肩头,告诉她我很心疼她,我想让她保护好自己,别伤害爱自己的亲人,她搂着我哇哇大哭,告诉了我心里的委屈。遇到孩子们情绪紧张、暴躁时,教师更应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平静地交流,让他们相信你是信任他的,你是他的好朋友,相信他们也会“亲其师,信其道”。

三、细节形成了无穷的合力

教育好孩子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行的,只有两者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那如何形成这样的教育合力呢?那就是教师和家长要有共同的情感认识、共同的目标。教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才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这个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我经常和家长主动进行电话联系,这样做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如:

教师:孩子这几天表现非常好。上课听讲认真,还能主动发言了,也能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我和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他。请您回家好好鼓励鼓励他。

家长甲:谢谢您,姬老师。

教师:但书写还有点小小的问题。他写作业时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一是让他自己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的准确位置,二是多在家练练字帖,看看有没有效果。

家长甲:好,我试试。

看似简短的交流,但教师能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会让家长觉得你很重视他的孩子,他怎能不配合你的工作呢?正因如此,我所带的班级的家长也经常就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我交流探讨,也有家长及时反映一些孩子们存在的但我还未觉察的坏现象,使我和家长能做到防微杜患、未雨绸缪。我所带的班级学风正、班风正、这就是教育形成合力的魅力所在。

一位哲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用爱心处理每一件琐碎的小事,才能走进孩子纯洁美好的心灵,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才能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成长孩子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