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教版语文教学教材情境教育研究

2015-08-18 02:45张尊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实践

张尊华

【摘 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灵活使用情境教育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爱上语文课的最佳途径。本文以苏教版语文教学教材为研究对象,研究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及教师应如何运用情景教育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苏教版语文教材     情境教育    实践

一、情境教育概述

单纯教授教材上的课文是无趣的。授课时,教师经常引入一些具体的图像或创设一些实际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具体来说,情境教育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引入或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氛围或场景,以此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就苏教版语文教材而言,按专题分类,其中配有相当多的图片、漫画等,也有相应的实践、活动体验,并有配套的碟片供学生使用,其中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乐、动画、电影等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创设教材相关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授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能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社会道理。在授课前,教师应先为学生描绘一个教材中的具体情景,简单的情境描述能够在授课开始时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讲苏教版《相信未来》时,先预设一个问题,提问学生“你想象中的未来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话题,之后给学生看一小段关于未来的科幻电影,引出教材内容,告诉学生不论怎样我们都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一定是美好的。由问题导入,配合电影介入,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创设主题课堂活动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角色。在语文课堂中,更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些角色,由学生扮演,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深入教材,主动地学习。创设主体活动,即教师根据教材,开展相关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按照小组情景剧和小组辩论赛的形式进行。例如,讲解完苏教版《烛之武退秦师》的基本内容后,可要求学生先对古文进行合理的改写,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剧排练,分别扮演烛之武和秦君等角色,亲身扮演角色能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体味到不同角色的人物特点,把烦琐和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成简单易懂的记叙文表演,有利于强化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再如,苏教版教材中的选学课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学生辩论赛的一个赛题,学生就掌握到的中国与西方各自的文化资源进行辩论和探讨,发掘各自文化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辩论赛无关乎谁输谁赢,其意义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配合使用课文插图来激发学生想象力

教材编者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编绘了许多课本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观赏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配图去想象不同的画面和情境。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篇目课文都配有与课文相得益彰的插图,是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源。例如苏教版《长江三峡》《荷塘月色》等文章中的插图,直观地表现了长江三峡的壮阔景色和荷塘夜晚的美丽宁静。这样的景色插图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融入祖国大好河山的辽阔和秀丽当中,比单纯的课文文字更直观。如《廉颇蔺相如传》中关于廉颇、蔺相如等人物的插图也是惟妙惟肖,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去想象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三、运用情境教育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景教育资源可供教师教学使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运用情境教育教授教材,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使用实物、音乐展示情境

实物展示即上课前给学生展示课文中会出现的物体,树立直观形象。如讲《景泰蓝的制作》时展示一个景泰蓝瓷器并做简单说明,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它是如何制作的兴趣。音乐展示即利用音乐来渲染教材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认同感,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课文。如在讲解《祖国山川颂》之前,教师先让学生欣赏《我爱你,中国》这类歌颂祖国的歌曲,旋律激昂,激发了学生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再继续教授课文时学生会更易接受。

(二)拓展活动空间,强调参与实践情境

素质教育要注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体验,教师应带领学生完成这些体验,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把学习深入到具体的实践情境之中,更容易让学生可感、可想、可做、可得。开展课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特定的情境中升华所学知识,课内所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无限延伸。例如,教材中有一个专题是“慢慢走,欣赏啊”,那么教师应结合此专题,有计划、有条理地分几个周末带学生到所在市区的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地方去走一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情境,加强教育效果,之后写一写观后感,这样的情境教育对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总结

高中语文教材知识面覆盖广,意义深刻,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景教育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情境创设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课文,设身处地地去感知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广明. 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情景教育的分析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4(9).

[2]王宁. 浅谈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实践
情境教育思想下“主线教学”的现实困境及改进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