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提高自我修养的对策研究

2015-08-21 01:36陈书婷
老区建设 2015年14期
关键词:就业马克思主义

[提 要]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国每个良好公民的权利及义务,尤其是对当代的高校学生而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以德为标准,更多的是看中应聘人的专业硬实力,因此,才会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而无用”和“市场无价值论”。这样一来,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更是备受压力,尤其是毕业时面临着的严峻的就业压力。文章站在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立场,以提高其自身修养为切入点,旨在解决其面临着的就业压力,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我修养;就业

[作者简介]陈书婷(1990—),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江西南昌 330000)

一、自我修养现状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碰到的最为严峻的考验就是毕业时面临着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他们学习好坏状况的本身,而是在投简历时面临着的尴尬,因为无处可递。翻开大多数企事业招聘的用人标准,很少能找到几处需要马克思理论专业的岗位。“学而无用”论,这是一件多么让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心寒的事。当然,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种因素。针对问题的产生,归因分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产生的源头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鉴于此,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现状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意识薄弱

何琼和夏洁在《德育的困境与出路》和《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离”现象解读》两篇文章中一方面肯定了高校学生道德修养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指出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总体表现为修养意识薄弱知行不一[1];马增敏在《道德背离论》中指出道德中知行的错位以及道德的背离;学者彭鸿雁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危机及其根源的反思》中从世界观、人际关系和婚恋观等方面研究了道德修养意识薄弱现状的具体表现[2];学者于睿在《高校学生德育中知行背离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一文里认为高校学生存在知行不一、思想道德修养意识薄弱的现象。

(二)科学文化修养单调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是要学好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而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大多数只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很少会去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造成其就业选择的狭隘性。

(三)创新观念淡薄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方式依旧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模式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才会产生“学而无用”的现象。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人人都应学习并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所以说,只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是有其实在的价值的。之所以会出现创新观念淡薄这一现象,最大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并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现实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还有就是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对策研究

根据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其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为了给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予自信心和强大的学习动力,解决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供了几条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学者刘红秀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当代价值》中认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勤奋好学、克己内省、强制磨练、身体力行及慎独自律,同时认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应自觉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就应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样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从而为日后的就业积攒软实力。

(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的范畴不能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的学习,还要扩充对其他学科领域相应知识的学习,达到各种学科知识的平衡和统一。

(三)发掘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个人进步的阶梯。当代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研究生要想把自己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生产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活起来,就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使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小结

本论文针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从提高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为出发点,试图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总归起来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应坚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联系社会实践的统一,发扬创新精神,做到与时俱进,把个人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日后的就业岗位中艰苦奋斗,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琼.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2]彭鸿雁.高校道德教育的危机及其根源的反思[J].宿州学院学报,201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就业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