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5-08-29 06:15曹利等
中外医疗 2015年18期
关键词:干扰素临床疗效

曹利等

[摘要] 目的 探讨β干扰素(IFN-β)经鞘内注射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IFN-β鞘内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两组治疗后ADL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D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FN-β经鞘内注射辅助治疗MS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β干扰素;鞘内注射;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c)-011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thecal injections of β-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M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3 and June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of 38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which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FN-β intrathecal injection.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92.1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1.58% (P <0.05); ADL of both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After treatment, ND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Assistant treatment of intrathecal injections of β-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it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 Multiple sclerosis; β-interferon; Intrathecal injection; Clinical efficacy

多发性硬化(MS)是临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多见于脑室周围的脑白质、小脑、脑干以及脊髓,患者常表现为肢体麻木、瘫痪、精神症状及失语等[1]。本病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主要认为与自身免疫机制具有密切相关性,临床治疗MS的主要方法为疾病调节治疗,常用药物为激素及干扰素β(IFN-β)。该院对MS患者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FN-β经鞘内注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MS患者76例,均符合Medonald所制定的MS诊断标准,除外合并艾滋病、活动性甲肝、梅毒和其他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丙种球蛋白患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41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为(35.76±9.45)岁;病程5~26个月之间,平均为(18.43±2.46)个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予以500 mg甲基强的松龙溶解于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用药5 d;然后予以20 mg地塞米松溶解于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地主,1次/d,连续用药7 d。然后予以强的松口服,剂量为1 mg/(kg·d),此后视病情康复情况酌情降低剂量,总疗程6个月。

观察组: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100万U IFN-β经鞘内注射,1次/周,连续用药1个月后降低剂量为1次/月,连续用药6个月。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及日常生活量表(ADL)分别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NDS降低≥90%,生活恢复自理,无明显不适症状;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NDS降低50%~89%,基本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NDS降低18%~49%,能够从事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但仍然需要卧床休息;无效: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NDS降低<18%甚至增加。

1.5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及N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ADL及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1例发热、1例关节肌肉疼痛,1例局部红斑,不良反应率7.89%;对照组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发热,不良反应率为5.26%。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χ2=0.216,P=0.642>0.05)。

3 讨论

MS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脱髓鞘、轴索损伤、局部再髓鞘化以及形成胶质瘢痕等。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认为与体内抗原导致外周T淋巴细胞被激活,并进入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中,导致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出来,诱发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损伤神经系统[2]。MS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治疗难度较大,往往遗留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表明MS与某种病毒感染有关,但大部分研究认为其与疱疹病毒、麻疹病毒以及EB病毒等具有密切相关性。推测抗病毒治疗对于MS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3]。IFN-β经体外给药不仅能够抑制T细胞中疱疹病毒的复制,同时可降低血清中病毒DNA的滴度,认为IFN-β可能通过抗病毒而治疗MS。此外,IFN-β具有强效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炎症的扩散而起到治疗作用[4]。目前,临床多推荐早期应用IFN-β治疗MS。鞘内注射是目前临床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操作简便且干扰因素较少,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相比于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给药,鞘内注射能够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效较快且作用较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性病变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5]。刘博等[6]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FN-β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91.6%,相比于单纯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的75.1%显著提高%,而不良反应则无明显增加,提示IFN-β辅助治疗多发性硬化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β干扰素经鞘内注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11%,相比于对照组的81.58%显著提高,与上述报道接近。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N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与潘祥奋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β干扰素经鞘内注射辅助治疗MS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干扰素β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肌痛、寒战、发热等流感样证候群,通常出现在注药后4 h左右,重复注射后症状可减轻。另一种不良反应为鞘内注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多症状较轻,且多在24 h内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对症处理[8]。该研究中,观察组加用干扰素β经鞘内注射后,不良反应率为7.89%,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5.26%比较并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IFN-β经鞘内注射辅助治疗MS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副作用,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艳玲,李吕力.多发性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3):395-398.

[2] 王秀丽,宋秀娟,李亚,等.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干扰素-γ水平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1):47-49.

[3] 佘晓岚,侯玉立,朱美红,等.不同剂量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6):800-803.

[4] 贺电,李娅,徐竹,等.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9):775-788.

[5] 黄月艳,李强,钟京梓,等.小剂量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重型病毒性脑炎[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80-83.

[6] 刘博,孟凡超,孙世龙,等.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2):55-56.

[7] 潘祥奋.干扰素β-1b治疗多发性硬化6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73-75.

[8] 刘喷飓,张星虎,周衡,等.干扰素-β-1b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1):37-40.

(收稿日期:2015-0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扰素临床疗效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Y-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艾滋病并发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