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治疗慢性头痛102例疗效分析

2015-09-06 01:03刘正康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清阳风寒头痛

刘正康

(山西省委党校卫生所,山西太原030006)

慢性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比较困难,顽固易复发。西医对此病的诊断多为紧张性头痛和神经型头痛,治疗多为镇静剂与止痛剂对症治疗,远期效果不佳,不能根除。笔者近10年来以活血养血、疏风祛风为大法诊治102例慢性头痛患者,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2例慢性头痛病例中,男22例,女80例;年龄16岁~62岁,以30岁~50岁为多;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40年,以2~10年为多。所有病例均经过以下检查:①神经系统和眼耳鼻喉及口腔检查:均无异常发现;②CT头部扫描:排除头部占位性病变。③血压检查:8例血压偏低(均为女性),5例血压偏高(均为男性)。其中51例患者做脑血流图检查,12例异常。所有慢性头痛患者均有西医治疗经过,诊断多为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23例进行针灸治疗,疗效多不理想。

1.2 治疗方法

慢性头痛的共同病因病理是风邪入袭、血瘀、血虚,因此治疗多为活血、养血、疏风、祛风。基本方:桃仁 12 g,红花 9 g,川芎 12 g,白芍 12 g,当归 15 g,熟地15 g,羌活12 g,独活12 g,白芷12 g。根据患者病邪之不同,邪正之盛衰及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把慢性头痛分为以下5型,在基础方上辨证加减。

1.2.1 风寒型 一侧或全头痛,多呈跳痛或隐痛,头痛可及项背,每遇寒冷发作或加剧,患者舌苔薄白,脉弦紧。以基本方加麻黄12 g,桂枝12 g,细辛3 g。

1.2.2 风热型 头痛如裂,多呈阵发性,发热或恶风。遇热、日晒则发作或加剧,面红目赤,口渴,或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有力。以基本方加黄芩12 g,防风12 g,石膏15 g。

1.2.3 瘀血型 此型占慢性头痛中半数以上,痛有定处,呈刺痛或跳痛,常因情志波动而加剧;或有头部外伤史,妇女则在经前头痛发作或加剧.患者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或细数,低头诱痛试验阳性,脑血流图可有异常。以基本方加鸡血藤10 g。

1.2.4 痰湿型 头痛如裹,眩晕,胸闷,恶心,或有浮肿,患者多精神萎靡不振,舌苔白腻,脉弦缓。以基本方加法半夏15 g,橘红15 g,白茯苓9 g,炙甘草4 g。

1.2.5 肝肾阴虚型 头部隐痛,以两侧为主,常伴失眠多梦,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滑精。舌红苔黄,脉弦数。以基本方加菟丝子12 g,钩藤9 g,生龙牡各12 g。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2.1.1 近期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症状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与血压治疗前后无变化[1]。

2.1.2 远期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症状消失,1年内无反复;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未愈:头痛症状及血压无变化[2]。

2.2 疗效观察

2.2.1 近期疗效 102例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48例,好转46例,未愈8例,近期有效率为92.16%,其中以瘀血型和风寒型的疗效为好。结果见表1。

表1 102 例病例近期疗效比较 (例)

2.2.2 远期疗效 我们对其中47例治疗后2~5年进行随访。随访结果:治愈21例,好转18例,未愈8例,其远期有效率为82.9%。结果见表2。

表247 例病例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比较 (例)

3 典型病例

曹某,女,36岁,自诉头痛12年以上,头痛部位多固定于耳上方,痛如锥刺,有时活动身体或触摸头发都可诱其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2次,多在情绪不佳时发作。CT检查排除头部占位病变,脑血流图检查,异常。血压90/50 mmHg,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用过布洛芬、天麻片、脑立清、头痛宁胶囊、安定片等西药,可缓解头痛,但不能根治。曾有过2次针灸与按摩,疗效不理想。患者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呈痛苦状。舌紫暗,侧部和下部有瘀斑。脉细数。经辨证该患者属慢性头痛之瘀血型。处方:桃仁 12 g,红花 9 g,川芎 12 g,白芍 12 g,当归 15 g,熟地 15 g,羌活 12 g,白芷 12 g,鸡血藤 10 g。15剂,水煎服。之后患者反馈信息,服完10剂中药后头痛消失,感觉精神焕发。随访3年再无发作。

4 体会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西医的治疗多用镇静剂、止痛剂等对症治疗,一般疗效不佳。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巅。手足三阳经皆上会于头,五脏六腑清阳之气亦上荣于头。所以若六淫时邪外袭,上犯清阳可致头痛;气虚清阳不升,血虚经脉失养,经脉受阻,气血被遏可致头痛;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情志忧郁化火皆可致头痛。笔者以为,头痛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活血养血、疏风祛风通窍为主辨证论治。基本方中桃仁活血行瘀;红花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川芎活血化瘀,止痛;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养血敛阳、柔肝止痛;独活祛风、散寒止痛;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白芷散风,通窍止痛;熟地补血滋阴。基本方重在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养血敛阳,佐以祛风散寒、通窍止痛。风寒型患者多外感风寒,基本方加麻黄、桂枝、细辛以解表发汗、疏散风寒。风热型患者多内积实火,基本方加黄芩、石膏、防风清热解毒、祛风解表。痰湿型患者多内聚湿热浊痰,基本方加法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以利湿燥湿化痰、滋阴养血、补气温阳。肝肾阴虚型患者多有肝阳上亢,肾阴不足,情志失调,基本方加菟丝子、钩藤、生龙牡以息风止痉、清热平肝、滋补肝肾。瘀血型患者人数多,多数人久治不愈,或伴有其他慢性病症,采用基本方加鸡血藤以增强活血养血之功效。此方对瘀血型慢性头痛疗效显著,对其他类型的慢性头痛经正确辨证论治效果也明显。对病程长,发作周期短的头痛患者,治疗比较棘手。笔者的经验,在基本方中加大白芍,白芷的剂量达30 g,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

[1]王永民.芎归定痛散治疗慢性头痛 364例[J].中医研究,2002,15(4):42-43.

[2]张晋平,蒋庆雨.辨治慢性头痛经验介绍[J].中医药杂志,2000,16(5):37-38.

猜你喜欢
清阳风寒头痛
冬读古诗御风寒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头痛应该灸哪里?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头痛与口疾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远离头痛的困扰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