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PRADA做了什么

2015-09-09 19:34
流行色 2015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

时尚奢侈品行业向来擅长于将产品与艺术跨界结合,进而促进品牌“奢侈”定位的实现与巩固。从举办艺术展览开始,例如Chanel“流动的艺术”展,奢侈品牌与艺术在跨界的道路上日益深入。随着近年艺术化营销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大奢侈品牌玩转高大上的文化、美术、当代艺术乃至历史文物界,今年春季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镜花水月”中国古代文物展活动与时尚的结合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案例。与跨界艺术已经成为奢侈品牌的法宝,推陈出新则成为引人瞩目的重要手段。

春季,国际知名奢侈品牌PRADA就陆续推出了两个跨界合作项目,一是将Iconoclasts视觉创新项目首度引进中国,一是PRADA基金会米兰新址的开幕。从品牌台前,到幕后机构,展现出艺术、时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两场艺术行动都可以追溯到10年前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哈斯)和Prada设计总监Miuccia Prada合作推出的位于纽约市Soho区的Prada门店。这间专卖店采用了美术馆式的壮丽建筑以及艺术化的展览方式,转变了人们对门店的认知,为品牌门店设立了新的标准。自此以后,库哈斯与他的OMA大都会建筑事务所成为PRADA最佳设计拍档。除去设计PRADA门店空间与每一年的各大时装周秀场,本次新揭幕的PRADA艺术基金会米兰新址也由库哈斯设计。著名的时尚奢侈品牌和顶尖的建筑设计大师就这样通过一次次合作收获大量赞誉,在艺术跨界的道路上实现共赢。

4月23日至5月3日,The Iconoclasts项目首次登陆中国,Prada特别邀请业界领先的创意大师,诠释品牌的多层面世界及其门店的视觉特征,以此对时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点进行实验性探索。

The Iconoclasts在北京

解冰

什么是“Iconoclasts”呢,它是指建立在经典和传统基础之上的破坏和反叛,通过打破常规,解构再造,重新建立新的规则和面貌,探索时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让更多的人得到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项目起始于2009年,近些年来逐年发展,现在已然成为Prada的标志性概念活动。2009年,Prada邀请了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凯蒂·格兰德(Katie Grand)、阿历克斯·怀特(Alex White)和奥利维尔·瑞兹奥(Olivier Rizzo)这四位在业界备受推崇的时装造型师,未重新装点位于四大时尚之都的Prada店铺。2014年,The Iconoclasts继续行动,荣邀爱德华·恩尼弗(Edward Enninful)以“哈林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时期的理念为基础限定和创作灵感,为Prada蒙特拿破仑大街女装店和男装店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

今年,则由影坛最负盛名的三组戏服设计师接手北京三家Prada旗舰店的视觉形象设计工作。今年早些时候,三组设计师已在纽约、巴黎、伦敦三个城市先后通过零售门店设计展示了他们的才华,此次,他们将各自独特的形象设计风格和精湛的陈列技艺带到中国,分别在北京三家门店同时呈现出他们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同时也为2015年的the iconoclasts项目划上句点。擅于玩转色彩的米兰拉·坎农诺(milena canonero)接管Prada北京王府井银泰in88店,迈克尔·威尔金森与蒂姆·马丁会在Prada北京国贸商城店展示他们的风采,而艾丽安·菲利浦则把Prada北京SKP店焕然一新。此次也是三组戏服设计师首次同时在同一城市展示他们的创意成果,相信北京这种新鲜的文化气息赋予了他们更多的灵感,而隐约中存在的纵向比对也激发了他们做出更绚丽的创意作品。

四位设计师对于能够来到北京Prada店铺进行陈列创作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次的Iconoclasts之旅对我们来说,在把玩各种对比元素和奢华丰富面料的过程中,可谓处处充满惊喜。来到像北京这么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更是为这趟旅程锦上添花。无论是戏服设计、电影设计还是其他各类设计,其核心都是与他人合作,将最初的想法塑造成伟大的创意。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方向。同样是从Prada 2015春季系列出发,但我们每个人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天地:富含表现力、充满张力和一个神秘的世界,而这所有灵感都同出一源。”迈克尔·威尔金森与蒂姆·马丁这样说道。艾丽安·菲利浦说:“能有这个机会去中国,真是太令人兴奋了。我非常热爱这个国家,爱它的悠久历史和美好传统。我很期待能够亲眼看看那里的人们对我们打造的The Iconoclasts项目作何反应。”艾丽安·菲利浦说:“非常期待能够与Prada在中国北京重聚。我将与在业内备受尊敬的戏服设计师同侪米兰拉·坎农诺和迈克尔·威尔金森一起打造并推出The Iconoclasts项目,对此我倍感兴奋。”

米兰拉·坎农诺(Milena Canonero)可谓戏服设计界的元老级人物,曾凭借《烈焰战车》、《巴里林顿》、《绝代艳后》、《布达佩斯大酒店》四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戏服设计奖,他的代表作还有《乱世儿女》、《教父3》、《走出非洲》、《杀戮》等。他的作品往往用色大胆,喜欢利用撞色的强烈视觉冲击力抓住观者的眼球,而整体造型并不浮夸,服装往往是在原本人物身份设定的基础上稍加设计,凸显人物性格特点。

此次他为Prada王府井银泰in88店所做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道教的风水哲学,他致力于表现五行之间的关系以及表现环境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陈列作品用水、火、气、土四种元素重新诠释Miuccia Prada的2015春夏系列,在原有的高雅精致的风格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独有的创意场景,色彩运用整体而大胆,每个场景均有独特的情景设计和空间设计,游走期间便可以身临其境,想象身处于他们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并最终以其构建出的第五个元素——仁爱,作为这一组创意场景的点睛之笔。

艾丽安·菲利浦(Arianne Phillips),凭借《王牌特工》中英国完美绅士形象获得各界赞赏,曾凭借《一往无前》和《倾国之恋》两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她与麦当娜长达17年的造型合作在业内被众人赞誉,堪称典范。菲利浦曾经把Prada伦敦老邦德街店改造成了沙漠景观,橱窗内布满了梦幻的紫色沙粒、岩石和树木,地面也以紫色调为主,置身其中,会被这种梦幻的色彩所迷住,让人会选择相信沙漠为紫色更甚于原有色彩。她曾说过“时尚与电影一样,都是在为人们讲述故事和提供想象空间”。

这一次,她接管Prada北京SKP,题材依然和她所喜爱的自然有关,除了将紫色沙漠搬到北京置景以外,多添加了紫色猎豹形象动物雕塑,而不同的是,这次的展陈并没有将紫色作为整个店面的主色调,而是将有限的紫色场景放置在店铺中央的微型橱窗中,作为标志性的陈设,与当季Prada服装中蕴含的精致大胆,略微富有野性的气场相配合。此外,在外橱窗背景以及店内的LED屏幕中,均有紫色沙漠的实拍场景和时装摄影作品放映,整个店面虽没有改变整体主色调,但在各个细微之处的设计和陈设中均可以看到艾丽安·菲利浦标志性的元素。

迈克尔·威尔金森(michael wilkinson)与蒂姆·马丁(timmartin)两人都是众所周知的影视服装设计大咖,设计和创造形象对他们来讲可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迈克尔·威尔金森的代表作有《诺亚方舟:创世之旅》、《美国骗局》、《超人:钢铁之躯》、《暮光之城4》等等,蒂姆·马丁则为《蜘蛛侠》、《X战警》等作品的服装设计师,从代表作的形象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两位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整体视觉形象优秀的把控力。

这次的The Iconoclasts项目中,他们将Prada北京国贸商城门店装饰成了一场华丽派对,上流社会精英和时尚达人汇聚在这里,优雅精致的时装与街头随性的风格碰撞融合,他们的灵感来源于1970年代末自我表现思潮的启发,这次他们的重点装饰元素放在大颗的水钻和皮草的搭配上,在服饰上将原本的成衣进行解构,做出富有异域风情以及未来感的陈列作品。在店面主题色彩方面,他们选择缤纷的射光和可以反射至墙面和顶棚的镜面反光道具,营造出了一个派对氛围,街头风格的蓬松发式以及比基尼的搭配让你相信在这个派对里的狂热气氛和无所不能。夸张的装饰和纵横交错的镜面装置给观者留出了足够的观赏和想象空间。

PRADA基金会在米兰

张懿文

5月9日,OMA为Prada基金会操刀设计,历时七年才于近日完成的米兰新址乘2015米兰世博会东风向公众开放。Prada基金会米兰会址是一个19,000平方米的艺术基地,由Prada基金会委托设计,Rem Koolhaas(雷姆·库哈斯)、Chris van Duijn及Federico Pompignoli领衔设计,项目为OMA与Prada之间的长期合作奠定了里程碑。

项目位于米兰市中心以南的工厂仓储区Largo Isarco,前身是建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琴酒酒厂设施(包括仓库、实验室和酿酒筒仓),OMA的设计是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并在大型庭院四周加入新构筑物,再配合数座新建建筑,使项目新旧交融。

雷姆·库哈斯表示:“我们为Prada基金会所做的既非保护修复工作,也并不是进行新建筑的设计:这两种通常各自分开进行的工作在这里彼此持续互动,擦出精彩的火花,营造出形形色色的片段而非造成单一的形象,而且不会有任何一部分占据主导地位。”

最终呈现出来的PRADA基金会米兰新址不是针对某一个地区或一个时间所建设,而是把从远到希腊时期的雕塑近到当代艺术家的行为艺术视频和装置艺术都收于馆中。场馆上几乎没有特意的色彩布局,而是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色泽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如同一个巨大的试验车间,充满科幻色彩,然而就在你为这大片的灰白感到过于平静而乏味时抬头一看,却是一座赤金色的高塔跳至眼前,如同生于混沌之中的金色巨人。

Prada基金会新址旨在丰富用于展示、普及艺术的空间种类。会址包含七栋现存建筑改造的北区(Nord)、图书馆(Biblioteca)、平台(Podium)、酒吧(BarLuce)、诡屋(Haunted House)、水池(Cisterna)、仓库区(Deposito)及三栋新建建筑,分别是短期展览场地“博物馆(Museum)”、多媒体礼堂“影院(Cinema)”及十层高的常设展览场地“塔楼(Torre)”。建设中的“塔楼”将于稍后开放予公众,在未来用于展陈基金会的藏品以及举办活动。

其中图书馆与酒吧相连,中间由一条大约2米长的小走廊作为隔断,使两个房间相对独立,同时相连的建筑还有南馆区和仓库区,人们通过两馆之间一人宽的小门从南馆进入仓库区中。

进入大门,左手边第一个建筑便是图书馆,一楼是一片供人休息的区域,灰色水泥墙房间里唯一的物件便是两个一人高的巨大黑色矩形雕塑,和旁边几乎贯穿整个房间的金属长椅。二楼则是“儿童艺术学院”(ACCADEMIADEI BAMBINI),这是一个供孩子们玩耍、创作、学习和互动的平台,由来自法国的艺术学院的教授带领18位学生进行设计,整个空间从桌椅到墙面都使用了纯洁的白色,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白色的房间像是一张白纸,任由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其上谱写出绚丽的色彩。

从图书馆走出,旁边是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设计的BARLUCE(光之酒吧),美国导演魏斯,以富有创造力,激情,趣味和文艺色彩著称,其作品在保持个人趣味和符号化的同时也做到了商业上的好口碑和叙事上的通俗化。而本次魏斯取材于他导演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酒吧设计,更是由餐盘上的字体、粉色调马赛克地砖、复合板制成的粉色和翠绿相间的桌椅、撞球游戏机乃至墙上的艺术装饰风格壁纸和拱形房顶中,充满了1910年的符号。把我们带回1910年那个暖灰色调的摩登年代。

坐在咖啡厅的沙发椅上喝一杯意式咖啡,窗外便是通体赤金色的塔楼诡屋(Haunted House),突兀叛逆地伫立在灰色的建筑群中,这种矛盾失衡的色彩搭配,为之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与它的名字一样充满悬疑色彩,吸引人进入其中一探究竟。整个Fondazione Prada的原址是一座酒厂,该建筑则是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同时翻新加固·而成,并在外表面加以镀金,从塔楼顶部的落地窗能看到外面的城市风光,在塔中幽暗的光线下为展示空间营造出私密的氛围,其中展示着Robert Gober,Louise Bourgeois等艺术家充满黑暗、怪诞、叛逆的雕塑,绘画作品。

走出诡屋,比邻的便是平台,平台上搭建外表成银灰色。四壁是通透的玻璃,从外部便能看到其中陈列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和雕塑复制品,以及现代人对雕塑的变形。把它们放在一起展出,展现出现代人对古老艺术风格的新诠释,在极简主义的建筑中,这些古典风格的雕塑,被拆解重新组合并融入现代建筑中,产生出新的艺术形态,和美的感受。

走出银色的平台,沿着上升式走廊进入链接平台与原厂房仓库的南馆展区,整个展区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房间,由上升式走廊串联在一起。走廊左侧为展示空间,每个房间之间相互独立着,由参观顺序排列。展览由充满自由,对材料和色彩进行研究的极简主义,二战后充满硝烟味和人情味的达达主义,到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直面人性欲望的波普艺术,以递进的顺序展现了二战后百年来艺术家从对材料的研究到对人的行为,人身体本身,乃至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索由浅入深的过程。穿过南馆展厅尽头的小门进入仓库区展厅。

仓库的一面没有墙体,阳光透过脚手架照进巨大的仓库,让水泥墙面染上一层暖灰色的调子,显得空旷而神圣,其中收藏着来自各个时代的经典车型,并被艺术家加以改装注入生活元素,使整个展厅充满了回忆的味道,为冰冷的汽车赋予“人”的思考和“灵魂”。

和南馆展区遥相辉映的北馆展区前零星地种着几棵被修剪得质感崎岖的大树(仿佛从达利扭曲的梦境中被移植进来),仔细看会发现灰色水泥的建筑外表面上白色树状条纹正与南馆展区同样水泥罩面上的橙色条纹相辉映,展品上也似乎是对南馆的一个续接和补充,其中收藏了包括达达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20世纪艺术形式的作品,用雕塑、蒙太奇、视频、绘画等多种表现手法更加直观、大胆地对人的身体进行探究。

所谓色彩,来源于阳光,源于物质对光波的反射和人眼对光波的接收,OMA为fondazione prada所做的建筑设计便是利用了“光”自身为建筑着色。而在细节处提两笔一两笔“人为”的色彩加以修饰,用大片的留白,还观者一片自由的天地。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设计之味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