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转型、后专业主义与社会工作教育

2015-09-10 07:22赵记辉
人民论坛 2015年32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

赵记辉

【摘要】近二十年是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工作教育在“后生快发”到一定阶段后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基于对社会福利转型和后专业主义转向的分析,以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为例,提出了能力建设为本的模块化社会工作课题体系的发展思路,尝试探索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与高等教育快速行进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福利转型 后专业主义 能力建设 模块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工作专业是建基于核心价值及伦理基础上的实务性助人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制度化活动,不仅在传授理论知识,同样需要依据社会发展发展学生的实务能力和经验。纵观社会工作教育在全球的发展,任一国家、地区社会工作教育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福利息息相关。“后生快发”和“教育先行”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及专业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由补缺型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变,社会工作教育面临新的严峻考验,福利转型和后专业主义给社会工作的专业定位、核心课程设计、学生能力培养等都提出了挑战,社会工作教育如何在转型中迈向规范化与制度化,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在国家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背景下,从能力为本和模块化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实务取向社会工作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并在进一步反思困境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作为本土社会工作教育的参考资料。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挑战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在英美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慈善训练,并在专业的发展中形成了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制度化建制肇始于1925年的燕京大学,其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以培养高级社会服务专门人才为己任,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20世纪30年代在全国十二所学校中的建立,并于1945年成立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自1988年社会工作专业恢复招生后,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306所院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4所学校设立社会工作硕士学位(MSW)。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是社会工作的初步建立时期;1949年~1979年为第二阶段,是社会工作教育中断时期;1979年~2010年为第三阶段,是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重建时期;2010至今为第四阶段,主要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制度化时期。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有密切关联,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体现着社会工作的内在动力与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

社会工作教育的新挑战。从近二十年召开的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年会的议题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教育一直在推动和引领社会工作发展,也就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的“教育先行”。在笔者看来,教育先行不仅在于教育推动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社会工作教育不断回应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挑战。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之后,社会工作教育领域连续两年将会议主题定位于“社会治理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但新形势下,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挑战远不止如何参与创新治理这一国家性议题,教育体系的标准化、继续教育的推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定位等一些列新的挑战不断涌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定位问题,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分类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社会工作者人才的培养上应有所侧重;第二,社会工作硕士(MSW)与社会工作本科(BSW)在人才培养上标准上面临精细化的区分;第三,在课程设置与授课中,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实习课程如何有效衔接;第四,面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在学历教育与社会工作者的持续教育上如何有效回应。

福利转型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从欧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史经验看来,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福利体制的演进发展高度相关。2007年民政部提出为了加快社会福利的发展,我国将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模式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在这一政策导引下,我国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受益群体由残疾人、孤儿等逐渐向全社会拓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基本社会服务越来越触及到社会大众的生活。福利转向促进了福利人才的需求,推动了2011年中组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有了制度性安排。

两种福利体系的人才特点及需求。补缺型社会福利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福利社会化探索形成的社会福利制度,所谓补缺型主要是强调个人及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和国家只起补充作用的补缺型社会福利。在这一福利体系下,只有无赡养老人、残障人士、孤残儿童等才能享受。补缺型社会福利因其服务标准低、项目单一、人群集中,服务多以院舍服务和救助服务为主,专业服务人员主要包括特殊教育师、护理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及临床医师等。此类专业服务人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医疗、康复等生理生面,而对心理及社会层面等方面的能力则无具体体现。

普惠型社会福利是制度型社会福利,是面型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体系,它提供的不仅是物质性救助,还涵盖心理、精神及社会性的层面,是一种高层次专业化的社会福利。

普惠型社会福利的视野下,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都呈现了扩大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及服务提供的需求为本等特征明确,特别是强化了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普惠型社会福利需要的是高素质、专业化、跨领域的社会福利人才,社会工作者正是此类社会福利人才的一种。

福利转型对社会工作能力的要求。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社会工作者都工作在社会福利领域。在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下,社会工作被看成是一种具备多元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需要接受众多领域的训练并学有专长。专业核心能力(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y)就是对上述多元技能的整合性概念,它是指社会工作者达到服务标准所需的,由价值、知识和技巧构成的能力,此能力经由训练养成,以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素质。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工作界首次提出了“专业能力”的要求以提高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效能,应对福利国家的危机。

社会工作教育中,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部门、高等院校依据福利制度出现了不同的能力标准,英国中央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局(CCETSW)在第十三号报告中,提出社会工作的六大核心能力,包括:沟通和融入;促进与使能;预估与计划;介入与提供服务;在组织内工作;发展专业胜任能力等。此后欧美各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先后设立了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力能的标准。

我国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能力有以下要求:一,掌握社会工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主要伦理准则;二,掌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问题调查及社会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三,具备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社会服务、运营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四,掌握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规;五,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前景;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七,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等基本能力;八,能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①

比较英国中央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局的社会工作六大核心能力与我国教育部本科社会工作人才应具备的八大能力不难发现,六大核心能力属于技术逻辑,强调能力培养,以技术岗位的需求制定人才的能力,发展服务行业。八大能力则属于学科逻辑,强调知识输入,以高等教育的学科划分为基础界定人才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全球不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家都把社会工作作为实务导向的专业,强调其应用性,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职业发展和福利体系的演进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能力建设导向的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知识,掌握专业核心能力,能够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输出。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具备职业胜任力,以及帮助个人、群体和社会,预防、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专业人才,其专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了解社会环境的能力、发展关系的能力、发展与执行社会服务的能力、行动与反思的能力等。

后专业背景下社会工作课程设计

20世纪末期,社会科学界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依据建立的现代学科体系因其日益加剧的学科壁垒开始出现危机,人类知识的生产机制开始由“专业主义”向“后专业主义”转变,现代学科体系下经由专业制度、课程标准、评价制度等形成学科逻辑,学科逻辑在高度建制化后极易形成学科内容的知识循环,对于新知识特别是新的实践知识的进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后专业转向对于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回应社会需求为本的专业,其强烈的价值导向使得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一定的文化性,社会工作往往解决的不是问题,而是需要面对问题背后的因素,这些因素伴随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实践呈现出不同的干预方案。也就是说社会工作的知识在普遍知识之外,更需要情境性的知识,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本质上应是对专业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的应用。

在沃勒斯坦、山脇直司、布洛维等学者的影响下,后专业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应运而生,并出现了不同的转向。在社会工作的视野下,“后专业主义”的转向主要体现在知识生产活动的实践性与问题性。强调以问题为立足点,以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为线索,使用综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形成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在学理探讨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对策②。

后专业主义知识生产的重新论述是社会福利视野下社会工作教育的新诠释,社会工作在学科建制下的桎梏得以释放,以建立社会工作教育的能力建设为本导向,培养学生社会工作服务知识的体系化、服务能力的专业化以及服务理念的人文化,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阶段形成以社会问题和情景为基础、专业能力为导向、课程模块为体系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

能力建设为本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普惠型社会福利的要求以及后专业主义的转向对新形势下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提出了要求和创新的空间,能力建设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我们假设学生不是单纯知识的接收者,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了解自己,知晓学习的过程以及掌握专业能力。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能力和坚定信念。

模块化教学体系则是以系统论为基本理论,突出能力为本,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融合,归纳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和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根据能力的发展阶梯,将能力分解成有序结合的建设模块,对应相应的课程,形成能力为本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内能力、模块和课程各有角色又相互影响,最终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建设(如图1)。

图1:核心能力、模块课程设计关系示意图

在对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块化后,逐渐形成了“基础导入模块+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模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模块+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模块”的基本架构,将课程体系“能力化”。这一架构中的四个模块交叉进行,相互影响,并在其中建立多阶段连续性的实践实习环节,将四个模块有效联结起来,形成了“课堂学习、课内训练、课外实践”的循环学习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整合后,优化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将学理知识融入到情境中,用问题带动实践,以情景导向知识的应用,形成了体系化的社会工作能力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带来的是整个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其尝试突破学科分化带来的桎梏,以岗位和职业需求为前提,建立专业培养和岗位需要的一体化通道。具体到操作上,在凝练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教育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项目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实务教育环节更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强化专业实习,实务课程聘请一线资深社会工作者授课。学生的评价不再采取单一的试卷考试,而是强调课堂内外的过程性考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

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行后,有效解决了专业授课中的重复率问题,如某些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均有涉及的理论,全部整合到理论课程中,实务课程强化该理论在具体实务环节中的应用。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增强,实务能力增强,专业就业对口率明显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学生的满意率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需要探索的空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是社会工作教育的载体,当下我们在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时,应该注重思考我们社会经济及社会福利的变迁,对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在本土的教育有足够的警醒和反思。后专业的视角提醒我们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需立足本土情景,反对照搬西方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同时,应积极关注本土文化和社会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变迁、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社会工作实务的不断演进中,社会工作教育者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角色,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确信。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本文系2012年山东女子学院重点课程青年教师项目“社会工作概论”、2013年校级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71页。

②赵俊芳:“‘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吉林大学社会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57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
应对“寨卡”疫情的几点体会
党刊记者能力建设思考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特点与营销能力建设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