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及其实践方略

2015-09-10 07:22骆风
理论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梦

摘 要:家庭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条件,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努力推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文章指出,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建设家庭教育现代化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目标、具有健全的内部机制和良好外部环境的社会事业。在此基础上,立足实践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促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六大举措。

关键词:家庭教育事业;“中国梦”;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98-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家庭代际伦理变化与家庭教育政策研究”(13BSH02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广州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家庭道德建设与教育问题研究”(08Z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家庭伦理关系新变化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09H-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骆风(1958-),男,河南洛阳人,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家庭伦理。    一、深刻认识家庭教育事业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教育学基本原理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年轻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们出生后最直接、最亲密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中影响家庭成员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正能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途径。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被理解为父、母亲等长辈对于子女等晚辈成长的指导和帮助;而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应当被理解为家庭成员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通过指导和帮助、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自身素质提高,以实现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1]      长期以来,在我国,家庭教育没有纳入到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完全是私人领域的事物。在此大背景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未经过学习和培训就可以依据上代人传递的经验对孩子进行指导和培养。社会生活实践表明,现代社会对于年轻一代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在未得到家庭教育指导之前是很难担当第一任教师的,反而可能会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妨碍孩子的进步。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组织及各级政府的重视,逐渐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催生了政府及社会组织指导和管理家庭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家庭教育事业不同于一家一户的家庭教育活动,它是指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研究机构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指导、培训、服务、管理等工作,也可称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诞生后,率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拥戴。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梦想,对“中国梦”的解读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梦”的内容一定包含了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希冀。对此,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时就谈到这个问题:“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      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愿望,也反映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心愿。中国历史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民族心理深入人心,“曾子杀猪教子”“唐太宗遇物则诲”“岳母刺字”等家教故事和《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女儿经》等儿童启蒙读物广为传播,这些均表现了中国人对于下一代成长和教育的高度重视。近代广东有一个世界教育史上的传奇,民国5年即1916年7月,爱国将领朱庆澜出任广东省省长,在当年12月他就写出了《家庭教育》白话文一书,并且自费印刷送予广东民众。朱庆澜肩负一省之行政军事重任,为什么要亲自撰写家庭教育著作呢?他在该书前言中说:“要把中国变强,非把中国的小孩好好教育起来,否则中国永无翻身的日子。我做广东的省长,就是广东一家的家长,家家的小孩,做省长都应该帮着教育。只是地方太大,功夫来不及。因此,编写了一本家庭教育的白话(文),由我捐廉印刷出来,分与大众。大众看了这本书,就同对着省长说家常话一样。人人能照这本书教育子弟,能替国家养成好人民,是国家的大福气,能在家里教成好儿子,就是各家的大福气了。”[3]      二、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考证,公元前600年,《管子·小医》记载当时的家庭教育情况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研究的开端,[4]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古代中国和世界上第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发展创造了提倡早期教育、注重品德教育和强调榜样作用等优良家庭教育传统,但也逐渐形成了“光宗耀祖”等狭隘的家教观念、唯书唯上的家教方式和家长至上的亲子关系等不良家庭教育传统。[5]在中国历史中,家庭教育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和不断变革,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落后于现实需求,对于人才成长和民族进步起了消极作用,近代蔡元培、鲁迅等教育家都曾呼吁研究家庭教育、变革家庭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传统家庭教育受到批判,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联系程度较低,家庭教育长期处于无人研究和指导的境地,广大家长只能在经验水平上教育子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政策后,广大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妇联、教育及其他部门研究和指导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也不断发展,建立起从中央到省、市、县、区的家庭教育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和各种类型的家庭学校。与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缺乏有关部门指导和管理不同,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事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惠及民生的社会公共事业,成为现代社会公众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它与家庭和谐、家庭文明密不可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区别于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自发状态,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与其他社会公共事业一样具有自己的系统,包括家庭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系统、财政支持系统、组织运行系统、研究开发系统、宣传指导服务系统等要素,并且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状态,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建设家庭教育现代化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具有健全内部机制和良好外部环境的社会事业。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既是国内外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导向。      优良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危害其健康成长,近年来大量的家庭教育误区,如让儿童过早上学、学习压力过大、片面追求艺术特长等,严重妨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些甚至还导致两代人反目、互相仇杀的家庭悲剧。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以现代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实效性,正是改善家庭教育和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更进一步看,家庭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能够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化解多种家庭和社会矛盾,造福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措施之一。      三、促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事业开始起步,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颁布的《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都指出了家庭教育的作用,90年代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网络, 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6]家庭教育事业得到不断推进。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家庭教育事业发展道路的探索逐年增多,已达成一些共识,例如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7]通过立法形式确保家庭教育地位和规范家庭教育工作、[8]加强对民营家庭教育机构的扶持和管理、[9]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10]应对网络发展对家庭教育环境的挑战[11]等观点,这些观点有的已经为中央领导部门所采纳,体现在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司法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下发或联合颁布的指导性文件中,如2011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年颁布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笔者于上个世纪末期在我国较早提出了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12]2002-2007年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09年曾就推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上书中央领导,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肯定性批示。[13]2010-2012年承担广东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加快广东现代化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在广东、河南、甘肃、上海等全国多个省市调查,同许多城市和区、县党政领导及教育局、计生委、文明办、妇联、关工委的领导座谈,向中小学领导、教师和家长、学生发放问卷,实地考查了多家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对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促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争取各级领导对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支持。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只是被当作家长培养孩子继承祖业的手段,现代社会家庭教育在具有私人性的同时,在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方面也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家庭教育的成败对于城乡广大居民的家庭幸福、子女成长十分重要。现在虽然有不少领导同志支持和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如2008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曾参观和指导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的家庭教育工作,但也有部分领导干部仍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事业的地位和功能,尚未意识到为这项社会事业的现代化投入人力财力的重要性,领导干部不重视是家庭教育事业成为“老大难问题”主要根源。因此,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家,应当不断加大力度向有关领导或部门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基本理论,反映家庭教育工作情况,提出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2012年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定期在市委党校组织干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受到了广大干部的欢迎,说明领导干部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需求,中山市的经验值得推广。      2大胆创新并逐步完善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由各级妇联牵头,90年代,中央成立了國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为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妇联和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以及家庭教育专家携手共建的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促进会)成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际执行组织。其后,中央和各地文明办、司法局、民政局、工会、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都积极参与。由于谁来牵头、谁来配合等关系的复杂性,我国家庭教育的组织管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影响到家庭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应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14]根据该文件精神,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应当由中央和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导,日常工作应当由国务院和各地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起牵头和协调作用,教育、文化、民政、卫生与计生、司法等政府部门分工合作,妇联、关工、工会、共青团组织实施。在地市和县区两级,家庭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体制不宜做“一刀切”的规定,应当从实际出发,谁有能力把家庭教育事业做强做大就由谁来负责,文明办、教育研究机构、社会团体或是妇联、教育部门、关工委都可以承担实际组织负责的角色。      3不断扩大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专项项目经费。目前,我国中央和大多数地方财政中还没有家庭教育事业项目费用,各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主要靠教育局挪用德育工作经费、妇联挪用妇女儿童活动经费,以及在民间寻求赞助的方式获得,杯水车薪,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新公共服务理论呼吁政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现实需求。”[15]家庭教育主要由私人完成,但家庭教育事业却是社会公众普遍需要的、能够体现社会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公共事务,应当由政府以及公共部门负责提供。虽然中央财政支出中还没有家庭教育事业项目费用,但是有条件的省、市、县、区政府可以尝试先走一步,在省、市、区三级财政中拨出专款用于发展家庭教育事业的专项开支。省级家庭教育事业费的数额可以参照未成年人口数量,比如每人每年平均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也可以参照基础教育费用数额,按照基础教育经费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来计算;在市级财政中,为每所家长学校提供最基本的经费保障,比如每所家长学校每年2-3万元,还要包括制定有关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的调研、论证费用、评比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与单位的费用等。      4打造数量适宜和质量过硬的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工作队伍。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重大社会事业,需要一大批思想道德高尚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专、兼职人员投身其中。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工作,必须在家庭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在专门的培训中锻炼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培养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大中专院校。在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中,数量最多的是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这些人基本上是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中小学直接转岗过来的,能够较快适应家庭教育工作岗位。但是他们也容易忽视家庭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习惯用学校教育工作的经验做家庭教育工作。为此,应当引导他们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外地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理论素养。与此同时,在培训这些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过程中,指导他们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家长学校授课讲稿的编审、家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等实践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深圳宝安在培训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时候,不仅经常邀请省内外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到宝安授课和指导研究,还分批把家庭教育工作骨干送到香港、上海、西安等地参观和培训,每批出外时间都在一周以上,宝安的经验值得推广。[16]      5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和专业社团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国内和国外成熟的经验和理论都不多,要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大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组建正规的家教研究机构,发布更多的家庭教育招标课题,吸引和支持多学科专家投身家教工作研究,提出符合家庭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且又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新思想、新方法,以科研引领家庭教育事业现代化。在这方面,上个世纪末期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政府部门就做出了表率,拨出专门经费鼓励理论工作者与中小学和妇联、街道办等实际工作者联合攻关。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有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文件,都强调了发挥社团的组织作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就已有家庭教育研究会,2011年新又成立了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其宗旨是“团结和引领广东省从事家庭文明、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家校合作等相关专业人员在科学研究、项目开发、指导服务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创新,创造在全国有影响的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名牌项目,为广东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文明、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该学会从2012年开始组织专家在广东惠州等地开展家庭教育现代化建设暨家校合作机制创新研究,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6促进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有序竞争,提高家长学校教学质量。家长学校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除了教育系统和妇联系统之外,街道(社区)、妇幼保健院、教育研究机构、民办教育机构、民主党派和教育专家个人也有承办家长学校的,对家长提高教育子女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各地家长学校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举办家长学校时,其教学成绩的宣传虚假 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认为,无论任何单位或个人,只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真心实意地为提高家长素质服务就应当得到鼓励和帮助。但是,要严禁以举办家长学校为名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坚决取缔非法的和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教学势必不受家长欢迎,只讲实例没有理论分析的讲座也不能满足家长对家庭教育规律性知识的追求。广州市曾提出了优秀家长学校应当多创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集中、观点鲜明、事例生动、操作方法简便、确实具有效果”的精品特色课程,让家长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其经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骆风.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概念[J].小学德育,2008,(17).

[2]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2-11-15).http://wwwcctvcom.

[3] 朱慶澜.家庭教育[M].广州时务书局,民国十三年.

[4] 赵忠心.古今家庭教育文萃[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

[5] 骆风.造就卓越人才——北京大学博士生家庭教育探析[M].商务印书馆,2003∶18.

[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题的决定[EB/OL].(2011-10-26).http://wwwpeoplecn.

[7] 胡杰.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论文,2011.

[8] 李明舜.家庭教育法的立法理念与思路[J].中国妇运,2011,(1).

[9] 骆风,刘莎莎,张华鹏.广东民营家庭教育机构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建议[J].中国家庭教育,2012,(1).

[10] 张维君.近20年我国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11,(4).

[11] 缪建东.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J].成人教育,2009,(6).

[12] 骆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进展之分析[J].教育曙光(香港),1998,(1).

[13] 吴敏.家事热点:一封写给温总理的“千字书”[N].南方日报,2010-01-15.

[14] 新华社.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N].人民日报,2011-05-31.

[15] 杨宝贵,沈菊琴.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公益性和价值实现途径[J].求索,2009,(11).

[16] 骆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典型考察报告[J].未来与发展,2011,(12).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中国梦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家政女王的“中国梦”
为什么“中国梦”无意挑战美国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英国公司发布“中国梦”调查报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