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中美关系的“推进器”和“压舱石”

2015-09-10 07:22梅新育周密张利娟
中国报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推进器中美两国

梅新育 周密  张利娟

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就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发表谈话。他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有着巨大潜力。9月25日,两国元首就继续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达成重要共识。中美经贸合作作为习近平访美的一个重头戏,一举一动都备受世人关注。

中美建交30多年来,经贸合作方面虽然经历过一些波折,但始终向前。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背景下,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贸合作亮点纷呈,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直接投资增长迅猛

十八大以来,中美经贸发展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初步得到展示。

2009年之前,因为美国政府对中国投资设置过多政治性壁垒,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年度流量始终没有达到10亿美元。

从1990年初布什政府援引《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由总统直接出面阻止中国航天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收购西雅图曼可公司(MAMCO),到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联合美国基金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竞购3Com公司、2010年竞购摩托罗拉公司移动网络业务受阻,中国制造业企业在美国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直接投资项目一次又一次因美方的国家安全理由而受阻,以至于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资本存量难以提高。

直到十八大前,美国对中国投资设置的政治性壁垒依然故我,甚至在一些案例中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11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阻止华为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三叶系统公司(3Leaf Systems)部分资产一案。

可喜的是,次贷危机带来的招揽外商直接投资的巨大需求逐渐动摇了美国对中国投资的壁垒,这才有了全美各州和地方政府纷纷到中国设立机构招商引资,以及奥巴马政府的“选择美国”(Select USA)计划将招商引资重点放在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而达到13亿美元。

中美早就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但十八大之后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增长。

2011年至2014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量依次为18亿美元、40亿美元、38.7亿美元和52亿美元。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累计各类投资超过385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目的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无疑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取得长足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相对地位上升的表现,更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外经贸的效益和层次。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以及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大潮涌起,相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会继续快速增长一段时间。

良好的贸易环境能使双方获益

中美两国在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要素禀赋、市场需求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强互补,为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传统双边贸易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双向投资的加速、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则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2014年,按照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5491.9亿美元,超过2001年中国全部对外贸易额。其中,中国进口1531.3亿美元,出口3960.6亿美元,顺差2429.3亿美元。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除经济危机时期外,中美双边贸易额均保持持续增长,贸易增速更远高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增速。受经济危机冲击,中国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滑,但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增速自2007年首次超越出口以来,中国从美国购买商品额增长更快。

2015年1月至6月,美国在中国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中分列第一和第二。电机电气设备是中国从美国进口最多的商品,谷物水果、机械和航空器分列第二至第四位,四类商品进口额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均高于10%,分别为13.4%、11.5%、11.1%和10.6%;中国对美出口商品集中度更高,电机电气设备和机械是占比最大的商品,分别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2.4%和21.6%。

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实现率先复苏,加之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加强,国际资本回流提振了市场信心,为继续扩大进口提供重要支撑。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稳定、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都为双边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应看到,中美在卫生与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上的差异,以及美国对华采取的歧视性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购买信心和能力的影响。全球经济仍处于再平衡周期,美国自身经济下滑以及由其他经济体传导的负面冲击不容忽视。由支持安倍修宪、南海问题扩大化、指责互联网攻击等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发酵,如无法妥善把控,很有可能在2016美国大选年成为政客发挥的热题,进而误导美国民众,影响中国产品在美形象,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中美两国已在商品、技术、资金、文化等诸多领域形成广泛而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使双方都能获益。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技术产品扩围和环境产品等方面,中美两国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为实现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两国应该加强互信,尽量避免由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福利损失,更为科学、公正地引导舆论,减少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因相互掣肘导致的低效,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两国企业通过双边贸易领域的拓展深化和贸易方式的创新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创造更好的条件。

合作前景广阔

在习近平主席访美起程之前,中央财办副主任舒国增9月17日表示,中美将成立高速铁路项目合资公司,建设并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全程370公里,连通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这条线路将于2016年9月底开工,工期为三年。据了解,该项目已经谈判多年,是响应两国元首开展中美经贸务实合作的共识。

不仅是两国元首促成的项目落地,9月22日下午召开的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上,四川省签署了《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

从这一系列协议的签订不难看出,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合作主体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国家与国家逐步向地方与企业、企业与企业转变。

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的。美国企业在华活动和中美企业合作,为中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企业也收获了丰厚利润和回报,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近年来对美国投资也方兴未艾,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当前,中美两国经济面临着新形势,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深化中美经贸合作,对两国发展和世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强调,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美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两国经贸合作空间巨大、机遇更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能、回旋余地、内在韧性,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为世界经济提供广阔市场和坚实支撑。

在习近平主席对美首次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9月25日就继续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了以下重要共识:“中美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正在进行中的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业已取得的进展。两国领导人重申达成一项高水平投资协定的谈判是两国之间最重要的经济事项。高水平的投资协定将反映双方对于非歧视、公平、透明度的共同承诺,有效促进和确保市场准入和运营,并体现双方开放和自由的投资体制。鉴于谈判取得的进展和双方于9月改进了各自的负面清单出价,中美两国同意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

中美两国,和则互利,斗则两伤。随着中美经贸关系深化,自然会产生新的矛盾和摩擦,这是正常的,双方应当理性看待、积极解决。中美经贸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合作是大势、是主流。

猜你喜欢
推进器中美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基于CFD扇翼推进器敞水性能预报分析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
瓦锡兰推出全新一代推进器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