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5-09-10 07:22谌巧稚胡燕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谌巧稚 胡燕

摘 要: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应用价值广泛。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期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促进外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写作 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英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大学作为培养英语技能人才的主要教育场所,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其中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输出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整体不高,基于此,笔者尝试探究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目的在于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这具体表现在三大方面: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而言,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写作划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将其融入到精读等英语课程中,写作的讲解和指导偏少,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写作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就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语法、结构及词汇,对写作的整体训练极少予以重视;同时课堂氛围沉闷,缺乏师生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学生的学习而言,一方面,写作本身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查,写作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易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从而英语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3.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ZPD)。作为学习理论的一个范畴,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必须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发现。“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茨基首先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由(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的实际认知发展水平与其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表现出来的潜在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Vygotsky,1978),即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基于上述两个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在1976年借用建筑行业的术语提出支架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即指支架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师只起到支架作用,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并且适时地撤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学习进步。

4.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下面尝试将其具体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

4.1搭建支架

首先,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从而确定一个既符合学生水平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其次,教师要围绕主题,对本次写作任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予以介绍,指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最后,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4.2进入情境

进入到第二阶段,教师既可以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例如播放视频、展示文字和图片,又可以提问或补充一些常用句型、短语等,帮助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4.3独立探索

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构思的内容写出简要的作文提纲。在这一阶段,开始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脚手架的作用,支持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写提纲,掌握相应的技巧。之后教师可以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指导,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4.4协作学习

学习的进步离不开与同伴及周围环境的交流,支架式教学模式尤其强调这一点。学生在写完作文提纲后,教师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组内的自由探讨,相互启发,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法,深入挖掘写作内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互换意见,有助于活跃思维、拓展思路、充实写作内容。同时,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5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同级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经过讨论完成初稿后,要进行同级互评。学生要将自己的作文与同组伙伴进行互换,然后展开互评。通过互评的方式,了解同伴对自己文章的评价,自己的想法是否表达充分、文章信息是否丰富、结构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清晰、词语和时态的选用是否准确。同级互评后学生对作文初稿进行修改,并最终定稿,交由老师评价。对于教师评价,教师既要对学生的作文给出分数,又要给出中肯的评语,对学生的写作优点加以表扬,弱点予以剖析,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教师可以树立榜样,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一方面对优秀学生表示鼓励,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取长补短。

5.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5.1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

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支架这个概念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恰当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比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递进目标水平需要和能力,通过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问问题或给出建议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写作目标。同时教师的支架作用必须适时地撤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5.2教师角色的定位

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控制者,教师的角色有了重大改变,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在支架式教学课堂上,教师是解决问题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观察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核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不再是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指导,学会独立探索、主动思考。

6.结语

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该模式的运用既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又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构建师生间的互动,开拓学生思路,因此支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Wood,D.,Bruner,J.S.&Ross,G.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solving.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76(17):89-100.

[3]施芬.支架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探索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00-201.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线上同学评价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写作课带来的新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