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2015-09-10 21:07余小平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

余小平

摘 要: 小学生的思维中很少能有“数学很重要”或者“数学很有用”之类的观念,因此说教必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唯有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才能够做到“剑走偏锋”而“无往不胜”。本文就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的联合阐述,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兴趣 数学游戏 生活例子

小学是初等教育的起始阶段,任何科目的开设都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水平和智力能力,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明白,小学数学课程绝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计算1+1=2和2+2=4的问题,而是在将这些基础数学作为知识点传授给小学生的同时,能够使他们真正发现数学之美和数学之趣,同时这种发现是能够真正反过来对数学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老师们主动发掘数学之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余,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东西,尤其是数学中的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通常更强调的是后一句话,其实前面的一句“师父领进门”也很重要。在小学阶段,“师父”能不能将小学生“领进”数学的殿堂,对于老师们来说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而且是自己的重大责任。

事实上,数学是很有趣的,同时也有很多大美的东西在里面。例如杨辉三角的对称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最简单的数字进行叠加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书写,就会出现具有对称性的杨辉三角。同时,关于杨辉故事的讲述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能够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兴趣和认识,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类似的这些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语言上的组织和认识上的挖掘,力求能够发现和组织更多的类似数学知识,必然能够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在数学游戏中进行教学活动

游戏是小朋友的天性,同时也是他们大脑活跃程度的体现和标志。如果能够将这部分能量调动起来,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无往不利。数字游戏古来有之,发展至今也十分普遍,比如老师们教会学生如何用自己的手指进行简单数字的计算,或者将苹果作为数学教具进行数字加减的演练,都是旨在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然而,时至今日,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需要科学地开发更加有趣和益智类的数学小游戏促进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开发过一个类似于找密码的游戏,将笔记本电脑的开机六位密码做成一个谜题。如果那个小组能够率先解开密码,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小礼物。然后将这6个数字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设计成数学题,比如鸡和兔子在一起总共22只脚,鸡的数量比兔子多2只,那么密码的第三位就是兔子的数量。小明的奶奶今年67岁,比小明的爷爷小2岁,第二位密码是小明爷爷出生年的个位数字。在九宫格的第一层中间填入数字3,令将9个数字填入九宫格中,使每排每列斜角加起来都为15,那么一和第四位密码分别是九宫格的第二层第一个数和右下角的数,第五位密码是前四个密码加起来的个位数,而第六位密码是前四位之和减去第五位的个位数字。这样的题目对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题目看起来很长,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尤其是九宫格的题目,对于学生的思维而言就是一个挑战,但又没有超出他们的思维能力。很显然,通过列方程,得出兔子的数量是3,所以第三位密码是3;小明的爷爷今年69岁,那么出生年应该是1946年,第二位密码是6;将九宫格填满后发现第一位和第四位密码分别是1和2,于是第五位密码是12的个位数字2,第六位密码是1+6+3+2-2=10的个位数字0,于是整个六位密码应该是163220。当某一组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运算得出密码并且打开电脑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些小礼物,并且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其他学生的羡慕,这是一件极其有利于教学的事情。

三、利用生活例子进行数学教育

鉴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辅助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更热爱生活并且努力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利用菜价联系带小数点的数字乘除和方程运算。一斤白菜3毛6,一斤芹菜4毛3,那么3.6kg白菜加上4kg芹菜总共多少钱?这是一个简单的乘法和加法的题目,学生可以轻易算出答案。那么如果说有一天一个人总共买了10kg菜,总共花了8元钱,问他买了多少白菜和多少芹菜?这里涉及了简答方程的设置和计算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属于计算能力的递进,同时也是兴趣的递进。假如在加上萝卜1kg价格1元零5分,萝卜的数量是白菜的一半,总共买了12kg菜,花费8.5元钱,那么请问这三种蔬菜各自买了多少?这个方程在形式和运算量上又比上面难了一些,足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智力去计算,同时这几个题目也揭示出了方程的本质和计算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这一点,将是学习数学中莫大的兴趣培养点。再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台球数目的计算初步介绍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台球桌上一共15个球,除去黑8还有14个,于是纯色和花色各有7个,在摆放的时候,三角形总共五层,每一层的数量为1、2、3、4和5个,那么总共有多少个呢?1+2+3+4+5=15个。那么如果台球不是5层而是10层,20层或者100层,总数又要怎么计算呢?于是我们可以引入等差数列的数列之和进行计算,也就是(1+5)×5/2=15个,如果是10层,那么就是(1+10)×10/2=55个,如果是100层,数量就成为(1+100)×100/2=5050,这也就是数学王子高斯的著名的数字之和计算公式,同时还可以联想到几何中梯形的面积计算。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内容为背景而创造出来的数学题目,形式上更新颖,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强化教学效果十分有效。

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不仅要利用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为教学活动服务,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将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勇气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首先要努力发掘数学中的有趣之处,然后通过游戏设定和引入生活例子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激发他们的热情,这样对于教学和小学生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彩虹,罗火云.如何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小学),2014(07).

[2]李宁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分析.校园英语,2014(11).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数学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自控力探究
低年级数学游戏的开发及应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