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07:22傅姿萍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质疑精神教学思考初中语文教学

傅姿萍

摘 要: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总喜欢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很少自己动脑筋思考,不善于自主探索,这样很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个初中语文老师都必须面对的挑战性问题。所有学习都少不了思考,而思考总是起源于质疑,所有质疑精神是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原动力,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的质疑精神需要一定时间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何营造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质疑精神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质疑精神 教学思考

1.营造能够让学生发挥质疑精神的教学环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之所以没有提出问题,不是因为没有疑问,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自己的问题太过简单或者是不正确的而受到老师批评和同学耻笑,所以没有勇气提出来,这样就把自己的问题继续藏在心里不肯说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质疑精神逐渐变得淡薄,甚至不肯再思考,去质疑。鉴于这样的情况,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质疑精神,就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给学生更多提出疑问的机会。

1.1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可以大胆质疑。

很多时候,教师在学生的眼里都是严厉的角色,其在教学中的地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肯提出疑问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要端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放低姿态,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教师平易近人,有助于师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敢问、敢说、敢做的教与学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思考价值的疑问,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展开讨论,让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对于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成为鼓励和激发其他学生质疑的好榜样。对于不能把握质疑要点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持有不屑的态度,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教师的引导、帮助和鼓励是很重要的。

1.2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丰富的知识结构是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条件,同时是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条件。但优秀语文教师只是具备渊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样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有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同样,教师依靠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无法实现的,而要通过用启发效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备课中多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和悬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人们的思维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活动取源于疑问,它是引发思考的原动力。要想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首先需要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思考中发现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突出文字表达的人和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金钱面前没有任何亲情可谈的主题思想,教师在讲解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像躲瘟疫一样避开于勒的具体情景时可以提出假设性问题:如果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正处于良好的状态,那么他们会表现出怎样的表情和动作,又会讲出什么样的话?此时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和讨论,各有意见和想法。学生有着很强的想象力,他们的幻想世界是很丰富的,每个学生的想法都非常奇特,学生们充分发挥思维想象能力,争先恐后地提出想法,通过表情和语言完美展现出来,在发挥思维想象力的同时注入表演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故意犯错,引导学生质疑。

一直以来,教师和教材在学生的心目当中都是神圣的,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可能出错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否则自己就是再辛苦、再努力也无法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多进行互动,可以主动暴露错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在“出师表”一文的教学当中,教师把“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中的原意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的“卑鄙”一词翻译为“品行恶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联想到文章中的诸葛亮是淡泊名利的形象,是不可能有品行恶劣一说的。教师通过主动暴露错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质疑能力。

总之,质疑精神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忽略的问题,是教学方式方法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尤其对于主观性比较强的语文教学,这样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反而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校教育一定要重视这方面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注重知识结构教授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进而从根本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青民.课改十年: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2).

[2]邹林花.如何让初中语文课程绽放活力[J].文学教育(中),2011(04).

[3]蒋义清.初中语文积累之我见[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3).

[4]白秋红.质疑法教学——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3):388.

[5]周霞.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227.

猜你喜欢
质疑精神教学思考初中语文教学
在质疑中学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