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壮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

2015-09-10 01:59罗伟生曾学文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人才培养

罗伟生 曾学文

摘 要: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种文明的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必然以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前提。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壮族文化对壮医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需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在壮医学人才培养中,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策略包括:重点突出壮医学本身的特色与优势、注重与壮医学密切相关的壮族其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关键词: 壮族文化 传承创新 壮医学 人才培养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1]一种文明的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必然以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前提。

1.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需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

1.1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联系

简单地看,自大学存在之日起,它就通过传播知识的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在一代代学成之后服务于社会的人才输送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但问题并不这样简单,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大学是否践行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庄严使命;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是否具备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意识、潜质,是否具备在日后工作实践中发挥创新精神的素质、能力,是否具备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符合这些质量内涵与人才标准,才能算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达到“四有”人才培养的合格要求[2]。

1.2壮族文化对壮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灿烂的壮族文化是孕育壮医学的肥沃土壤。壮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壮族文化紧密相连。壮医学既是壮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壮族其他文化有同根互生的密切关系。如花山崖壁画和西汉早期出土铜鼓上的典型舞蹈动作、气功图谱都反映壮乡人民体育锻炼、养生防病的观念;壮族先民根据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预防疾病,避免野兽伤害,而发明干栏建筑;壮乡人民丰富的饮食文化体现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思想;壮乡人民的药市、佩药、挂药习俗为防病养生创造条件[3]。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而壮族文化对壮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需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

2.在壮医学人才培养中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的策略

壮医学是壮民族经过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是千百年来壮民族智慧的结晶。壮医学本身就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蕴涵着壮民族的其他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特色,没有民族文化的滋养,壮医就失去理论根基。

2.1重点突出壮医学本身的特色与优势

2.1.1教学内容强调壮医特色:壮医本科生现有教材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壮医特色,为让学生掌握壮医重要的治病技能,在原有壮医药线点灸学的基础上,增加壮医针刺及壮医经筋疗法的教学内容,可以增编壮医针刺学及壮医经筋学教材并开设相应课程[4]。

2.1.2教学方法强调壮医临床实践:壮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壮医基础理论体系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而且它的生命力在于应用特色技法治疗疾病获得良好的疗效。实践教学是培养壮医人才的根本保证。壮医临床能力体现于学生对壮医特色技法的掌握程度。壮医特色治病技法是壮医学专业本科生将来工作中的安身立命之本。临床诊疗技法是壮医最具特色之处,如壮医立体疗法(包括壮医手法、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壮医经筋疗法、壮医药罐疗法)等。而这些特色技能的获得除了需要一定的理论课时外,还需要大量实践课时反复练习和操作,才能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提供更多接触临床的机会。在教学模式上,实施互动教学,虚拟病人、模拟病人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高质量的临床带教与课堂教学结合。另外,还要走出学校,深入民间。真正壮医名医不见得都集中在大医院,大部分分散在各县、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甚至个体诊所,他们大多数有祖传治病的秘技,看病疗效好,在当地百姓中有口碑,要多向民间壮医请教。

2.2注重与壮医学密切相关的壮族其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2.1增加壮族文化教学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气息:要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术的特色发扬光大,少数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壮医学专业教学中增加壮族文化内容,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民族,增强自身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热爱自己的民族,有利于学生热爱壮医专业,巩固专业思想,留住壮医药人才,在教学内容中,可增加壮族的节庆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妇女产孕文化、婚俗文化等,带领学生参加相关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壮族民俗文化,感受壮族的神奇魅力,潜移默化地巩固其专业思想,着重比较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异同[5]。

2.2.2建立壮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壮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是壮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壮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中进行壮族文化体验式教育,更容易让大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具有壮族特色的文化资源,筛选集中反映壮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基地,如文化宫、博物馆等作为校外教育基地,聘请熟悉广西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担任校外辅导员,配合校内的课堂教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那里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壮族文化实质。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充实壮族文化内容,在大学生接受壮族文化教育的同时,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传统文化素质和思想理念。

2.2.3增加与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如设置一门文化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学科知识,请相关专业老师讲授课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11.9.

[2]杨胜宽.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4-10.

[3]唐振宇,邓远美,冯秋瑜.论壮族文化对壮医卫生保健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7:1-3.

[4]陈攀.壮医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北方药学,2014,11(3):169.

[5]李晶晶,林辰.壮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6:60-61.

基金项目:“壮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IB120453

通讯作者:曾学文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人才培养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