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5-09-10 07:22王梅培
考试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素质教育实验教学

王梅培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任何结论的获得都要依托实验完成,因此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就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优化教学效果以推进生物素质教育,作者结合实践进行论述。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整个生物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重要研究手段,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对生物实验更关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物教学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以实验为契机,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生物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教学进行论述。

一、充分认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是生物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缺少实验部分,生物教学是不能顺利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让他们对教学内容真正产生兴趣,就是实验的重要性。知行要合一,而“行”却是核心。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立体的感觉,才能打破对生物的抽象感。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将实验内容联系到生活实践中。也是学生为什么更容易接受实验,而不太容易接受教材内容的原因。而且生物实验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和学习上,而且体现在他们的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其他学科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如生物实验对物理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实验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学会如何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积极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1.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则,重视实验纪律的加强。

生物实验需要运用很多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由于初中生现阶段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当拿到这些用具时就会好奇地玩耍和研究,不但使学生迷失实验的真正目的,还有可能损坏这些仪器。因此生物实验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实验规则,有效克制自己的好奇心,顺利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确保生物实验课程顺利开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必须时刻向学生强调实验室的守则,以及遵守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清楚地讲明道理,通过反复教育方式让学生明白操作实验应该坚持的原则,从而让学生自主遵守,积极保持实验室内良好的环境,促进生物实验顺利开展。如生物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完成实验,下课前没有教师的允许不许擅自离开自己的位置,更不能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结束之后必须将自己的实验器材收拾起来,自己小组的实验桌上必须收拾干净,等等。

2.优选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际效果,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精心选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使实验教学重点更突出。除在“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蒜苗的生长观察”实验教学计划,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把植物分别放置在朝阳、背阴、潮湿、干燥四个不同环境中,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尝试总结蒜苗的习性与适应的生长环境。这样的实验限制条件较少、极易观察,教师选择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同时在班级中形成积极求知、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氛围。

3.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所谓探究性实验就是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识活动。由于这种实验条条框框少,不限制学生思维,因此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新的教材恰恰增加探索性实验,使教师有机会进行教学实践。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围绕新知识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然后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实验方法。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实验只能按其中一种方法来做。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通过逻辑思维、分析、研究,最终真正找到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需要,教师要义不容辞,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开展探究实验,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4.拓展实验,关注社会问题,扩展学生视野。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关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人的发展。生物实验教学探究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科学的探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等方面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讲到软体动物时,有学生问道:蜗牛是不是“害虫”呢?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指导他们探究蜗牛的食性,从而得出蜗牛喜欢食生菜等农作物,对庄稼有一定危害的结论。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探究中提出新问题:发现特别大型蜗牛。这时教师可引导其上网查资料,探讨这一蜗牛是变异,还是原有物种;如果是变异,与污染、农药等有无关系。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自己的探究过程写下一系列过程和看法,形成小论文。在谈到无土栽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研究培养液,并利用这项活动改善教学楼顶夏天过热的环境问题。最终学生研究出楼顶安装PVC管道种绿萝等植物,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如斯迈尔斯说的: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开阔了眼界,建构了独特的学习基础,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都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与学实际出发,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找到最佳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生物实验技能,为他们学好生物学,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爱娣.任在刚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实验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14.3.

[2]潘海兰.创造性使用初中生物实验的策略.学周刊,2014.6.

[3]周彦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4.5.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素质教育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