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微步见端倪

2015-09-10 07:22林清海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层级选项考查

林清海

笔者对福建省《考试说明-语文》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并对福建省质检语文卷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关系密切,一者为考试理论指导,一者为考试实践检测。将两者结合起来读,发现其间有不少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对2015届高三年语文科第三轮复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对2016届高三年毕业班语文科的第一轮总复习也是有相当多的启示,故而将所思所想付诸笔端,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教。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此题分值不变,考试形式也不变。从内容看,旧的考试范围出5句,新增的出1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新增四篇考一篇,占四分之一强,所以新增的务必引起重视。这些题差不多是送分题,因为新增加的都是初中的背诵篇目,经过中考集训,高考考前再复习,记住并不难。此外,从出处看,这六句出自高中语文课本的只有两句,出自初中(或小学)语文课本的有四句。这告诉我们,高考不仅是高中的高考,而且是小学、初中、高中的高考。好在这题在扩大考查面的同时也在降低考试难度。从评分要求看,出卷者将语言文字应用中的书写在这里进行考查,要求考生既要记住,又要写对、写规范。这就要求最后一阶段的发现不能仅停留于我记住,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每句诗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关键句子要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以意推形,绝不会错。此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手写是最后一个阶段默写复习的最好的方式。目标应该是满分,一分都不能丢。

2.文言文阅读(《芋园张君传》)(6分)

第1题考查目标: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要求对特定的语境中实词解释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考查“因”的理解,应是“因袭”“沿袭”才符合语境。

第2题考查目标: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要求判断各组句子是否全都符合特定的编组标准。这题理解的关键是“才”和“为”,“才”是“才能”,“为”是“作为”,④⑤很快就会排除在外,答案就“水落石出”。

第3题考查目标: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C,要求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有关的概括和分析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C选项中“张君在乡里筹建同善会”与原文的意思有出入,原文没有“筹建”之意。

第4题考查目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要求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原文句子。此题关键词设在“更”、“舟”和“见”及省略句式。其中“更”是“又”,古今异义;“舟”是名词作状语;“见”是通“现”,“显现”;省略介词“于”要补充出来。考查面全而且合理。

文言文阅读考查四题,考查目标及形式与《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完全一样,但有三个考点没有直接设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个是虚词,一个是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一个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间接地考查,融入翻译题中,也算是涉及。

3.古代诗歌阅读(15分)

选材是同题材诗歌两首进行比较阅读,都是送别诗。

第1题考查“叠叠”的含义。考查目标: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D,要求在理解整句诗的意境的基础上简要赏析重叠词的作用。

第2题考查意象、意境、情感。考查目标: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要求在分析概括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词人寓于词中的思想感情。答题要分点作答,每点都要先答意象再答构成什么意境,最后才说表现什么情感,这三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1.文学名著阅读(6分)

此题可以说是2015年变化最大的一题,一方面试题上砍掉了简答题,五选二的选择题增加了1分分值,另一方面《考试说明》又砍掉《复活》《巴黎圣母院》,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考试说明》中说答案项各有两处与作品故事情节不符,降低判别的难度,此题为容易题,这是文学名著题即将消失的前兆。但省质检的C选项只有一处错误,只不过这处错误很明显,只要理解觉新性格的同学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2.文化经典阅读(6分)

选两段都有“修身”话题的文化经典语段进行设题,要求在基本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综合两段材料,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和作者观念作出解释。此题难在第二小题的第一问:“从什么角度”,学生理解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第1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考查目标: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B,要求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判断对概念的解说是否与原文的意思一致。D选项“推动作用不大”文中相悖,文中是说“推动文化发展”,所以错误很明显,基本是送分题。

第2题考查“文化对知识的获取和运用的作用”考查目标: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C,要求在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题意归纳内容要点,因为是两个方面,所以分两点作答。

第3题考查“知识与文化的融合对人类的意义”,此题考查目标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要求把握文章内容,概括作者针对核心概念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从选文的最后一段即可筛选出其作用,稍加整饬,分点作答即可。

2.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1)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第1题选择题,五选二,分值5分。考查目标: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C。要求在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对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作出判断。B选项对原文理解有误,E项是无中生有。

第2题考查“事件反映村民什么心理”,考查目标:欣赏作品形象,能力层级D,要求具体分析人物群体形象的心理。

第3题探究题,探析”回望老家,草木葱茏“的含义。考查目标: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能力层级F,要求具体探析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内容。

(2)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此文本的新颖之处在于后面还有相关链接。设题和答题都有涉及,所以阅读时也要注意留心。

第1题选择题,五选二,选出不正确的两项。考查目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要求在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判别选项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是否正确。B选项“频繁”即为“多”,文中无此意。C选项“进而”前后的因果关系缺乏文本依据。此题须仔细对比琢磨,否则不易答对。

第2题考查“‘珠’(陨石)有何价值”,考查目标较为模糊,从使用比喻的手法看应该是考查表现手法,但又不是考查重点;从内容看,问“有何价值”,应该是归纳概括文中信息。应以后者为重,对文中有关陨石的价值进行筛选、归纳、概括,然后作答。

第3题探究题,探析陨石坑被称为“魔盒”的原因。此题名为探析,实为分析综合,解题思路难在对“魔”的理解,意为神秘,即陨石坑有哪些神秘性,即可归纳综合以作答案,故降低能力层级为C。

(四)语言文字应用(17分)

第1题考查成语。考查目标: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E。要求根据语境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找出错误的并修改为符合语境的成语。此题只要理解“泾渭分明”强调的界线明显,而非差距大,就容易。

第2题考查语病。考查目标: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E。要求能辨别出语段中的病句并修改。此题只要能抓住③句中“面临”这个动词,就能发现后面没有词语可供它支配,属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解题就不难。

第3题考查连贯,考查目标: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E。要求把握行文逻辑,辨别句子排列顺序是否符合语境。此题只要结合前面语境中“截取”即可确定③开头,排除A、B选项,然后从两个分号的作用考虑,即可确定先⑤后④。此外,从种植的先后顺序也可判定出来。

第4题考查仿用。考查目标:仿用句式。能力层级E,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此题要抓住文学作品的形象特点说明“我们的性格”的特点,这里要用精练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并对二者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进行评价。除了开头保留外,“在内有”、“在外又”、“能在两者间”、“真是”都得保留或仿用,其他地方用精练词语概括特征填空即可。

第5题考查时文评说。考查目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层级E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对特定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简要阐述。此材料关及“亲情”“含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和子女对父母的感情两个方面”,评价要先提出观点,再阐述理由,但“亲情”的主题要突出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省质检的语用题这一部分与《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的样题有很大差异。二者似有互补之势,故语用题的复习要全面不可遗漏。样卷中有错别字的考查,有根据拼音写汉字,而省质检试卷没有,但“参考试卷”没有仿写。两者都有的是成语、连贯、时文评说、语病这四样,一定要训练过关。

(五)写作(70分)

省质检的这部分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参考试卷相比,除了材料更换外,其余一字不加,一字不减,可以说是最稳定的一题,但在《考试说明》的写作要求的解说中有些该引起注意。

1.符合题意含题目的隐性要求,审题要注意。

2.文体要求有明确的规定: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注重分析论辩;记叙文要有具体的内容,注重叙述描写。“明确”“具体”耐人寻味,达到这些要求,就是达到作文的第一要求,而且这要求是必须加以规定的,应是评分的一个重大砝码。

3.不写错别字中有明确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在量上有明确的规定。

以上是我对2015年省质检语文试卷和《考试说明》对照解读的思考,下面我对2015届后一阶段的复习和2016届的第一轮复习提出意见。

(一)对2015届最后一阶段复习的建议

2015年高考的语文卷应该很明显体现从福建省自己命题到全国卷的过渡期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对默写的复习力度,要求人人都满分,特别注重新增部分和初中部分;要求养成动手写的习惯,并有意归纳古诗文中较有可能出错的字。

2.照常对作文的问题进行训练,积累素材。

3.坚持对文言文语感的训练。

4.加强对语言实际应用的训练,每个考点都要有专项练习,逐个过关。

(二)对2016届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2016年高考的语文卷应该很可能采用全国卷,与坊间传闻相符,所以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现阶段注重对《语言实际应用》的教学、逐章逐节教好,不落死角。(2)名著教学先搁置,带明确再教。(3)作文照常抓符合题意和文体清晰。(4)第一轮总复习先从阅读开始,抓好思维训练。

猜你喜欢
层级选项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跟踪导练(四)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