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15-09-10 07:22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数学

《返璞归真  正本清源——“比”不能等同于除法》(P.4)一文中,张奠宙教授对新旧版本教材中关于“比的认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在现行的一些新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把两数之“比”说成就是两数相除。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记住:比只是除法的另一种说法。但作者认为,这样把“比”当作除法的附庸,实则是回避了“比”的本质,仅仅是描述了“比”的外壳而已。 对此,作者在分析的基础上对 “比”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两个量a,b,如果以b为单位去衡量a,称a和b之间有关系a比b,记作a:b。 a÷b = k 称为比值。”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对这一内容的教材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 一年级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问题学习情况分析及策略初探》(P.17)一文指出,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原本自成体系的应用问题系列单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应用问题作为一种题型,散见于各个年级的每个领域,这种变化带来了教学上的调整与教师的思考。基于此,本文作者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有关应用问题能力的测试,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解读及成因分析。针对测试中呈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的学习起点,提出了一年级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以学为本  以导促学——教师引领作用发挥策略谈》(P.44)一文指出,在小学数学学科领域,开展“学本课堂”实践首先要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体现“以学为本”,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自主学习、交流反思等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学习能力弱,在整个数学学习流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以导促学”的引领作用。本文作者立足“以学为本”和“以导促学”两个基点,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在教学中教师实施有效引领的六点策略。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数学
教材精读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