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九年级语文复习课的几点见解

2015-09-10 07:22杨永红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板书记忆知识点

杨永红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将获得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何确立主体性,很显然不能离开自主选择。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如果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久而久之达到整体记忆,学生就会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我就此谈谈看法。

一、做好整体设计和计划明确是增强复习效果的前提

我拥有多年一线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复习课设计要搭建整体知识体系,唤起记忆,然后以巩固消化为中心,打牢基础,强化能力,精讲巧练相结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搭建整体知识体系。老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和德育点,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呈现给学生,以便形成知识框架和思维阶梯,教师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2.多朗读。我所说的朗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反复咀嚼知识,带着问题思考,则唤起记忆的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基础知识要落实到纸上,做到人人过关。

3.分块精讲,强化训练。当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印象时,说明前面带问题朗读起了作用,但还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使能力强化,最终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认为既不能多练,又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容量大小和知识难易灵活掌握。

4.及时反馈,提优补差。即老师设计形式多样的检查和指点,学生做完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

二、科学指导是增强复习效果的关键

好的科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这一点更明显。通过多年实践,以及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点代面,知识辐射。由于复习课与新课不同,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又由于时间关系,原有的知识模糊了,甚至忘记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扣住文本要点,让学生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知识放射和有关课文知识相互串联,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如鲁迅小说《故乡》的板书可设计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九个字。

2.分析归纳,异中求同。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容易犯脱离大纲的错误。如复习欧阳修及有关作家作品时,有关文学常识该复习什么,复习多少,这些内容怎么联系和区别很值得研究。有位老师在复习时把欧阳修和唐宋八大家、作家作品等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了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覆盖面问题。

3.同中求异,比较迁移。“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复习阶段,区分好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找准比较点,都可以用丰富多彩和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如《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的比较点就是说话艺术。

4.条理清晰,循序渐进。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很多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做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表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系统的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实际上,我校一位黄老师在复习整个初中阶段语法知识体系时,就用板书图示法收到了良好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确实是很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5.注重趣味,推陈出新。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第一册开始逐课“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复习效果不佳。运用图示法进行复习却不同,它借助文字、符号、线条、图画和语言等多种手段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带有极强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作文解析不妨融入时代精神,列举时事新闻。使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看旧知识,融复习方法、思维训练、思想内容、语文知识于一炉,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意向,其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猜你喜欢
板书记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记忆中的他们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