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物教学中的信息转换题型

2015-09-10 07:22黄文彦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题型

黄文彦

摘 要: 信息转换类型的题目在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难度较大,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该类题型归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关键词: 生物教学 信息转换 题型

高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信息转换类型的题目能综合考查这些能力,在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对该类题型归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生物题目中经常出现一些图表、文字信息,需要适当进行处理转换,以方便解题。笔者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索,归纳出以下几种信息转换类型。

1.文字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

1.1理解概念,举一反三。

生物中的一些概念,需要反复推敲、充分理解。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可以转换为以下文字信息:

①酶是细胞产物;②酶是一种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数量及结构不发生改变;③蛋白质类的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能被蛋白酶水解,能与双缩脲试剂显色反应呈紫色;④少数酶是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1.2把握关键,化繁为简。

例如: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摇?摇 )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内皮素拮抗剂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隐藏信息为:“细胞膜受体本质是糖蛋白,与信息交流有关”,正确选项为C。

2.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

常见的图像类型有结构图、示意图、坐标图、概念图等,将一些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可加深学生对题意或概念的理解。

2.1文字转换为示意图。

文字转换为示意图,能使题意直观化。

例如: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同一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穿过几层生物膜?

解析:线粒体为2层膜,叶绿体也为2层膜,题中文字信息可转换为图1,图像直观明了,问题迎刃而解,答案为:4层。

2.2文字转换为概念图。

通过画概念图能把文字所表述的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要明了地表达出来,可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如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图:

2.3文字转换为坐标曲线图。

减数分裂过程,精(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出现两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分离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加倍,减数第二次分离完成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别分配到子细胞,形成的精(卵)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只有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这样的描述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通过下图3,用曲线图把细胞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具体体现出来,比文字表述更直观。

3.图像转换为文字信息

例如:细胞从外界吸收某物质如图所示,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摇?摇?摇 ?摇?摇。

解析:图中信息可转换为以下文字信息:

①物质运输方向为细胞外到细胞内;

②当细胞内浓度达到细胞外浓度时,依然能吸收该物质,浓度继续增大。

由此可推论:该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

4.图像转换为图像

解题过程中,有些图像初看比较陌生,可试图将其转化为熟悉易懂的图像,以便解题。

例如:图5表示某一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该种群数量在?摇?摇 ?摇?摇?摇时间达到K值。

解析:图5为学生所不熟悉的图形,经过对图5认真推敲,可将其转换为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图,即图6,从转化后的图中可看出答案为:t。

高考题中往往把几种信息转化综合考查,让学生夯实基础,在平时上课及解题过程中适时系统归纳题型,精讲精练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