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7:22张兰英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师生情感英语

张兰英

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是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发展学生美好积极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中学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到学生如何学上,着重探究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探讨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策略,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就会出现各种障碍,抑制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和自信心。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个性,培养他们适时地运用情感策略,是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情感是人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它包括积极情感,如:兴趣、自尊心、自信、强烈动机、愉快等;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愤恨、沮丧、厌恶等。近年来,情感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对应,情感智商即“情商”的研究引起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极大兴趣。关注和解决情感问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商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营造宽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与学生交谈,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在学习英语中的感情需要。课内外要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在高一刚进来时,英语基础都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缺乏信心。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注意对他们进行感情投入,真心实意地和他们交朋友、谈心,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许多学生由原来的讨厌英语,慢慢地改变学习英语的态度,逐渐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在现代教育史上,情感因素问题越来越多地在教学理论中被提及。然而,传统教育观念总是把老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功能动意识被压制,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及方法时,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设计“Acid Rain”这一课时,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当中的种种环境污染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给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1)How does rain become acid?(2)What harm does acid rain do to manki nd?(3)What should be done to prevent acid rain?通过讨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培养他们积极思维的习惯和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以导为主,多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收获。在英语学习中,实践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自主性学习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内部的动力,缺乏创造的冲动,是很难做到自觉自动、持之以恒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和调动。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作为知识信息静态集合的教材变为动态的活的体系,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把学生引入门径,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在思考的主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快、学得牢,从而有效地从原结构向新结构迁延,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真正为自己拥有,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起开设综合高中。由于生源质量差,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尤其关注中、下等的学生,真心关爱他们。在英语教学当中,我尽可 能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及时加以表扬。采取分层次教学法,对后进生尽量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注意表扬为主,经常对他们说:“你们学得还不错,进步是明显的,如果再全面一点,那一定会更好。”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个阶段的师生共同努力,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他们已经养成了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四、“感情投入”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还要扩展到课堂外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单纯是知识的交流,同时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做能动性的人看待,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样才会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加强课堂间师生交流的同时,课外情感交流同样重要。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要和学生经常沟通交流,经常与学生谈心,以“感染”取代“灌输”,这样的情感投入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缩短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

总之,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巨大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训练,这样不仅可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可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成为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师生情感英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读英语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酷酷英语林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