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调控学生情绪的对策研究

2015-09-10 07:22黄艳茹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体育课情绪情境

黄艳茹

情感和情绪是人类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良好的情绪是人们成功从事各种活动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激活、动力和转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因此,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处于最佳练习状态,有重要意义。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含有艺术魅力,它包含情、理、兴趣等要素,关键是教师要多进行理论学习,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情境因素进行再创造。在教学中如用假设与虚构方法、语言描述情境、围绕提问设置情境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假设与虚构的情节,如搬人游戏命名为“救护伤员”;通过语言虚构场地上不存在的东西,如学生从两条粉笔线中走过设为“过独木桥”;创设情境,设置情节,如在跳远、三级跳远教学时,可在一定远度范围内创设一个“陷阱”情境等,营造紧张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新奇感。

2.用良好的教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积极向上的情绪使人精神焕发,体力充沛,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第一,教师在教学中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学生的情绪也会被带动起来,注意力集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以消极情绪感染学生,以理想激情为前提,灵活地采取策略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第二,身教胜于言教,神力充沛饱满,着装整齐,形象地感染学生。上课语言准确简练又不失幽默,示范动作规范优美且场地布置新颖,产生“情绪共鸣”,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爱护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真诚的爱给予学生精神鼓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愉快的教学氛围。

3.借助场地器材,提高上课情绪

场地器材准备工作,是教学任务的物质保证,是构成体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调节情绪的措施之一,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有些器材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又无法从各种途径找到现成的,需要教师动手制作,如各种颜色小旗、竹套圈、塑料瓶罐、竹竿等,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沙包、毽子等,这样既能解决教具的缺乏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良好场地器材布置,新颖得当,影响学生锻炼兴趣、感情、信心和运动能力。

4.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功感。

“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挑战自我。体育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通过在克服和战胜各种生理、心理和环境困难中,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另外,还要运用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稳定的特点,既使学生善于挖掘人体潜能、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勇气和精神,又引导学生接受失败的磨炼。所以,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挑战的勇气情绪,但实现目标挑战和项目要与他相关体能技能相匹配,练习难度密度要适宜,保持适中的愉快情绪。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才能使他们体验到自我能力的肯定和自信心的增强。

5.消除焦虑感,克服恐惧心理

在课堂中要使每位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体育活动,就必须消除恐惧心理。不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新技术或考试时,情绪过于紧张,导致身体的协调性减弱,特别遇到体操中的单杠、双杠,以及跳高跳远等项目,由于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当轮到自己练习时,出现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用力不当、动作要领前后颠倒,或头脑出现“空白”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技巧,缓和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如进行心理调节,呼吸调节,加强学生练习时的保护和帮助,以及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学生,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亲切、友善、镇静和信任,创造活泼、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生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以缓解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6.合理对待个体差异的学生

个体差异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区别对待,对各方面身体素质较好掌握动作快的学生应适当加大动作难度,提高水平。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要求,放宽尺度,并多关心鼓励,加强保护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安全感,并认真分析技术动作要点,使练习者懂得如何完成动作要点,并且经常鼓励他们尝试和体验。

7.科学调整课堂中各部分情绪

体育课中各部分的任务要求不同,因此心理上的调整要有针对性,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由于学生一般都带着上节课的心理痕迹来上体育课,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不振。在课的导入过程中老师可利用队列队形的各种转换,或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也可安排一些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课的基本部分,教材的内容组织教法要为创造良好心理环境服务,做到难易程度、强度与密度适中,使一堂体育课从总的安排上有张有弛,消除学生紧张枯燥的情绪,为学生创造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的结束部分,除了调整活动中运动器官的放松练习外,还要加强心理放松,只有心理得到放松,及时消除和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疲劳,才能更好地做好其他工作。心理放松可采用自我暗示及游戏等手段。

总之,体育教学离不开情绪,情绪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并伴随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过程,也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另外,任何一种情绪调控策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性灵活采用。

猜你喜欢
体育课情绪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体育课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