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化学教学用语的规范性

2015-09-10 07:22蒋红霞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规范性初中化学

蒋红霞

摘 要: 化学用语无疑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做好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教学对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广大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增强化学用语教学的趣味性,分散记忆,减轻学习负重,重视日常训练等方面阐述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化学用语规范性教学。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用语 规范性

化学用语无疑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是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分水岭。由于初中学生才接触化学,如果老师不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教学,就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用语,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变成学困生。为了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减少化学学困生的比例,老师应该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教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化学用语,并知道它们的规律,从而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明确用语规范的意义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这一身心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感性的事物感兴趣,比如他们对化学实验很兴趣,但对抽象的化学符号不感兴趣。因此,化学用语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忽视规范性教学,则势必会让更多学生掌握不好化学用语,进而影响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教学,不仅是学习严谨性的体现,而且是学好化学的里程碑。化学用语不是简单的一个符号,它包含丰富内涵,其中既有化学变化规律的反映,又有表示物质量的关系,只有用语规范了,才能说明学生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比如,“H2”这个简单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意义不是简单的两个字——“氢气”所能代替的:它不仅表示氢气这样的物质,而且表示一个氢气的分子,更说明一个氢气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组成的。除此以外,说明它是一种单质,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由此可知,化学用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不能马虎,应该严肃对待这个问题,每个老师都务必搞好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教学,它不仅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更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由路径。

二、学生在使用化学用语中的常见错误

由于初中学生才接触化学学习,对抽象的化学用语还没有真正理解其意义,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难免的,如果老师认识不足,不加强规范性教学,那么,部分学生将错误变成一种习惯,就会很难纠正。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总结学生的常见错误,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可谓防患于未然,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书写分子式的时候,除了将某些元素符号写错外,还常常有以下几个重大的错误。比如,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不清楚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原子个数(这与化合价知识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错误的地方很多:经常出现不写反应条件,不标注生成物状态符号的,甚至没有配平的现象。即使在日常书写文字的时候,也常常出现各种错误的现象,这与学生不理解化学原理有关。化学上的文字并不深奥,理解了就能写得出来。比如,活性炭的炭,常常写成“碳”;导管的导写成“到”;溶解的溶写成了“熔”,等等。这些错误,老师在化学教学时,就要有心理准备,并在教学中给予必要注意,平时自己的用语也要规范,给学生做好表率,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尽量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方面轻松过关。

三、做好化学用语规范性教学的措施

1.增强化学用语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能否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与兴趣的浓厚与否有很大关系,因为有了兴趣后,大脑皮层会产生兴奋,从而使记忆变得更积极有效,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用语教学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内容,挖掘知识点的趣味性,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化学用语。将化学用语中要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帮助记忆。比如,化合价的口诀。即使像元素符号之类的化学用语不方便编成口诀的,也可以采用其他办法让学生记忆。比如,氧的元素符号为O,可以将此联想为人的鼻孔,因为呼吸氧气与鼻子有关系。

2.分散记忆,减轻学习负重。化学用语比较多,一时间依靠突击性记忆是很难解决的,学习元素符号后,紧跟化学式的学习,化学式学习后紧跟着的是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对于初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很多学生因此而将化学看做是第二门外语,这样的比喻并不为过。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化学用语时的负重,可以将必须记忆的内容分散开。比如,在学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请学生在课后记住一两个元素符号,每节课都记住一两个元素符号,到真正学习元素符号的时候,就会很轻松。

3.重视规律的运用。实践出真知,化学用语的学习应该重视运用,只有将知识运用起来才能掌握得牢靠。比如,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反复使用后,学生就会掌握书写规律,根本不需要死记化学式;又如,酸碱的命名,只要掌握几个规律,学生就能说出酸与碱的名字。当然,规律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是让学生明白,否则会出现错误。比如,硝酸与金属反应是无法产生H2的,排在H后面的金属是无法置换酸中的H的,铁与酸反应一般都是产生亚铁盐的等,这些规律必须让学生掌握好。

4.重视平时训练。日常读与写要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性,老师的教学用语更是如此。如果发现学生说的不严谨,就要给予及时纠正。在具体教学中,要将一些教学上的难点进行反复练习,以便让学生熟练掌握。比如,2H;2H;H中的2各自表述什么意思?并请学生自己编写一些类似的问题,开展同学之间相互考查活动,这样既有趣,又能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的一个分水岭,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影响到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因此,老师要掌握好教学的技巧,切不可蛮干。

参考文献:

[1]刘春来.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考试周刊,2010.9.

[2]林朝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规范性初中化学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司法适用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