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7:22陈丽峰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生活现象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陈丽峰

摘 要: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情感,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生活现象 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目标的影响,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发生了异化,表现在重书本,轻化学与生活、社会、生态的联系及影响等,而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社会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是非智力因素在发挥着深刻作用。新课程倡导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情感,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与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新课程强调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一理念只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实效。

一、捕捉生活现象,导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化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导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其新鲜感。

例如,在初中化学第一节绪言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身边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如铁锅为什么会生锈?高温的油锅没有点燃为什么能着火,怎样扑灭?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等等。

又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导入:为什么古代的千年字画至今保存完好?自然界的溶洞奇形怪状,你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吗?舞台上的云雾散开后为什么不会留下水呢?建筑工人用石灰浆刷墙,为什么墙壁越来越白还会“发汗”呢?葡萄上经常有一层蓝色的东西附在上面,你知道那是什么吗?超市里出售的活性炭可以用于冰箱除味,你知道其中奥妙吗?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隐含了许多化学知识,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并尝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感受化学魅力,更能启发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而且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方式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学了“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这个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做练习:小林晚上在家帮妈妈洗铁锅,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红色物质是什么?产生红色物质的原因是什么?学完“中和反应”内容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甲说:明白了皮蛋为什么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师追问:“为什么?”生答: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叶、水和植物灰(含有氧化钙、氧化钾)。把原料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制成料液(或料泥)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钙,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皮蛋显碱性与胃中的盐酸发生反应。学生乙说:明白了人被虫咬后为什么擦牙膏或肥皂水?学生丙说:明白了处理工厂的酸性污水为什么使用熟石灰?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开展社会调查,延伸课堂教学,提高探究能力。生活本来就是一个大课堂,化学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调查研究身边的化学现象及化学问题,将化学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后,让学生调查家庭周边的空气和水的污染源,并提出防护措施。学习了化学肥料后,到农资店调查市售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种类,向农民学习如何合理施用肥料。结合淀粉、油脂、蛋白质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理解食品中添加剂是什么。结合燃料与燃烧,参观附近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燃料和燃料的利用率,并要求学生在参观后写出报告,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实践表明,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总之,化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化学教学应回归到生活中去。将生活中化学引入初中化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也可以将化学向生活拓展延伸;可以是学校的小课堂,也可以是社会大课堂。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课程资源,只要认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素材,通过有效形式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知识融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化学课堂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德儒.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生活现象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