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长学校为纽带,倾情做好教师工作

2015-09-10 21:51杨丽莉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有效沟通

杨丽莉

摘 要: 作者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采用转变看法、有效沟通、参与活动、丰富内容等多种方法,搭建了一座家园互通的桥梁,让家长、老师、孩子彼此相互信赖。

关键词: 家长学校 教师工作 转变看法 有效沟通 参与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当今中国家庭已形成4—2—1的结构,即: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形成的必然结果是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绝对中心,某些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中国人固有的“望子成龙”思想,使这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无人能及的。相当一部分家长在人才观、教育观、家教合作观等方面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存在矛盾差异,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就难于建立教育孩子的和谐合作关系。因此,以家长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如果说学校教育是“阳光”的话,那么家庭教育则是那丰沃的“土壤”。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又是家庭的责任。而家长学校则是整合家园教育合力的最有效的手段。

一、从细微处转变家长看法,为家长学校工作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通过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促进家长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在教育上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

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没有考试,也就不学什么知识,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吃饱穿暖,不被别人欺负就行了。为了转变这些家长的看法,让他们重新认识幼儿园,在开学初我们发放了“致家长一封信”。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老师的情况、班级设施配备、孩子入园需要准备的物品,等等,让家长对孩子班级有初步的了解。

我们还结合家长学校工作召开了小班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作为家长学校的兼职教师,我们向家长们介绍了本学期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切实参与到家长学校活动中,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保证幼儿园的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最佳效果。

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集体生活,家长对自己的娇宝宝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极为关注。我也是母亲,我能读懂平时家长们的千叮咛万嘱咐;我可以品味出母亲看孩子时那种眼神、那种心态;我会诠释“牵肠挂肚”四个字的真正内涵。在工作中,当孩子生活上有困难、当有孩子呕吐或大便拉在身上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洗换干净。每当我做这些时,这些娇小、柔弱的孩子依偎在我身旁是那么胆怯与无助,我对孩子的母爱之情总是在那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并不想以此在家长那里换取感激与赞誉,我做这些只是想让每位家长都放心。我要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在老师心里一样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家长真正体会到幼儿园的“家长至上,小朋友第一”这一服务口号。

这样的点滴工作中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使家长对老师更加信任、尊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家长学校活动中。

二、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沟通,达成家园合作的教育共识

沟通是一切成功的源泉,教师只有学会与家长沟通,开展家长工作时才能如鱼得水。《幼儿教育》上有一句话:“忽略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孩子的教育。”幼儿园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只有敞开心扉,将家长们请进家长学校,通过脚踏实的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够和家长真正成为事业中的朋友、合作中的伙伴。

在与家长交流时,我还十分注意自己的态度,家长十分在意老师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我多从家长的角度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对“多事儿”的家长,我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接受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心态和方法改变家长的埋怨。

有些家长不太爱与人交流,这是性格所致。家长不主动找老师,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针对这样的家长,我采取你不主动我主动的方法,即利用接送环节主动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如:今天某某学会了……今天某某吃了几碗饭,等等,当说完后,我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

还有一些家长特别关心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从不感到厌烦,而是及时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如吃饭、午睡、如厕等问题,我更是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细心指导,并耐心细致地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样会使家长更加放心。

为了对每个孩子入园成长有全面的了解,我们坚持每月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与家长交流一次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情况;我们还不定期地对幼儿进行家访,利用家访活动,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育儿知识,并耐心解答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中出现的困惑,指导家长针对孩子的现状进行正确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家长教育好孩子。

三、让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推动家长学校的工作进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因此家长学校中的一些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对于这样一部分家长,我觉得首先要从教育观念上加以转变,要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更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孩子的教育就会事倍功半。

为了让家长了解和熟悉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有机会观察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情况,我们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长们能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感知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通过亲身尝试与讨论,逐步调整教育行为。

如每学期的教研组巡回课,我们都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一同活动,让家长用科学的眼光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有意识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有助于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便于家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进一步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使家长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从而使家长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使家园取得同步教育,为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多种形式的亲子互动活动,丰富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

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我们将家长学校的一些教育内容融入到亲子活动中,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如何给孩子提供获得成功和自信的机会,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通过活动,家长们体验了亲子互动的乐趣,增强了家园合作的信心,对家长学校工作更关心更主动。

结合幼儿园工作安排,我们定期开展“家园亲子活动”,如“新年”、“六一儿童节”班里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联欢活动、游园会、游戏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能力。通过亲子活动,增加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我们每年都分年级组开展“亲子运动会”这一活动,所设项目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每一项目的设立都有其教育意义。如:“全家搬搬乐”这一项目能够反映一家三口的合作能力,而“抬小猪”则体现了家庭面对突发问题所采取的解决办法,“铺路过河”项目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等等。老师准备的运动项目多,使得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上场一搏,温馨、激烈的亲子项目让家长的童心有了再现的机会。有了家长参加的运动会,场面更加精彩,不仅让家长重温了童年时光,还使他们感受到了幼儿园工作的复杂、辛苦及教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为今后家长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争取了资源,创造了条件。

“家园合力,共育人才”是世界幼教改革的趋势,我们要通过家长学校搭建一座家园互通的桥梁,让家长、老师、孩子彼此相互信赖,这样幼儿才能充分、和谐、全面发展,进步更快。人才就在你我的身边,相信家园合作,必将英才辈出,群星灿烂。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有效沟通
引育人理念,助和谐发展
家长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家长学校要有名更要有实
学前教育专业“家长学校”有效教管模式的探究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析对家长学校课程设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