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中班多元化语言区

2015-09-10 21:51周丽娟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中班

周丽娟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每个人必备的能力,中班时期是幼儿人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在这期间幼儿主要在各种非形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发展。幼儿园的语言区是幼儿进行语言锻炼的基本区域及实践场地,教师要创造温馨的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进行多元化阅读活动,巧设语言区,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演演中逐步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关键词: 中班 语言区 多元创设

一天,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始了,我刚说完操作要求,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到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不一会儿,除了语言区其他区域都坐满了,但还有几个孩子搬着椅子没找到要玩的区域。我就提醒:“语言区还有位置呢。”几个孩子不太情愿地搬着椅子去了语言区。语言区的孩子有的小书翻得飞快,有的卷起小书敲来敲去……几乎没一个在认真看书,看到老师来了,就假装拿书,不一会又吵闹起来。

上述情况是幼儿园语言区比较常见的问题,幼儿大多不喜欢去语言区,就算到语言区的幼儿真正阅读的也很少,很多幼儿把图书当做游戏的工具,或打闹或嬉戏,而不是真正阅读,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的语言区往往存在环境封闭、材料变化少、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贫乏的通病,幼儿对其不感兴趣,导致语言区一向乏人问津。如何巧设多元化的语言区,让幼儿喜欢阅读,是我们正在思考、尝试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环境多元化

1.宽松、温馨的环境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选择靠窗的大角落,投放了几个可爱的小沙发、软软的靠垫、小桌子、地垫等,为幼儿营造了安静、温馨、光线充足的舒适阅读环境(随着主题的开展,环境也做相应的变化)。书架上摆放一些色彩鲜艳、图案简单、浅显易懂的中外幼儿图书,供幼儿自由拿取。孩子们现在很喜欢拿着图书坐在一起,一起讲、一起看、一起说,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

2.合适、有效的规则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则是进行活动的基础。在语言区阅读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幼儿往往不知道怎样阅读,乱扔乱折乱撕图书、争抢图书等。我们在和孩子讨论、商量的基础上,对活动区活动提出“三不”、“三要”的游戏规则:“三不”:不乱窜,不争抢图书,不大声喧哗。“三要”:要谦让,要协商,要合作。并制定了语言区规则图和语言区阅读签到表(今天你来看书了吗?五角星签到,评阅读之星),将其布置在语言区的环境中,既美化了区域环境,又让幼儿时时看到,树立了规则意识。

二、材料多元化

语言区是幼儿园经常开设的区域之一,孩子们在开学初觉得新鲜,愿意积极去语言区,但过了一段时间,去语言区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少,直至语言区乏人问津。就其现象分析,主要是因为语言区投放的材料单一,一成不变,没有兼顾幼儿的个别差异性,长此以往造成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不喜欢阅读。就此现状,我们经过多次研究、尝试,发现在语言区投放多元化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欲望,还可以使语言活动朝着深层次发展。

1.图书多元化

色彩鲜艳、画面简单的图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每个班级的书籍种类单一、数量有限,幼儿往往看过几次后就耳熟能详,新鲜感随之降低。针对这种情况,语言区经常更换、投放与主题有关的图书,并且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请幼儿每月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来幼儿园,与同伴分享故事,互相借阅,互相交流,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的阅读量,又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做到了好书大家分享。

2.阅读材料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单一的看图说故事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幼儿的需求,他们需要接触更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我们班级的百宝书架正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如与渗透课程配套的中班绘本及若干头饰:各种广告纸、挂牌;集体活动挂图……这些材料会随着主题开展做到经常性更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形式、内容多元化

语言区不仅是看的、读的,还可以是跳的、画的、讲的、演的,形式多种多样。孩子们不愿去语言区,很大原因是语言区形式、内容单一,缺乏游戏性。对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DIY小书

幼儿自制的绘画读本是较好的阅读材料,我们为幼儿提供空白册子、废弃、画报、胶水、剪刀、油画棒等,启发幼儿自编自制图书,进行创编、讲述,即大大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又让幼儿了解图书制作的辛苦,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是非常乐意参加的。最后我们还将制作优秀的小书展示在阅读墙,增强幼儿成就感。

2.故事大王

《指南》提出:“4-5岁幼儿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中班幼儿喜欢和家人、伙伴分享喜欢的趣事。一方面,这种重复性的活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通过反复叙述记住的内容,幼儿学会语言表达,形成独特的情感和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把故事或书中的内容讲给别人听时,会油然而生满足感,并体验重复精彩内容的乐趣。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小小故事家”、“魔方故事”等活动,给予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锻炼幼儿语言归纳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3.小小表演家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信息交互作用而逐步获得的,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创造性地学习语言,表演活动符合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我们在语言区创设一个小舞台,让幼儿将图书内容、生活故事、创编故事在小舞台讲出来,表演出来,如《小兔乖乖》。从看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培养幼儿自我创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更浓厚的兴趣。幼儿只有喜欢到语言区,才有机会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喜欢阅读。图书是幼儿的朋友,语言区是幼儿的家,老师、小朋友和家长都是幼儿的阅读伙伴,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一起“阅”读越快乐。

猜你喜欢
中班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谈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园中班课程生活化的思考
从《猪先生去野餐》看中班集体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浅谈中班安全教育
“宝贝做客”活动对中班幼儿交往行为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