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015-09-10 07:22朱海梅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朱海梅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学的核心问题。相当多的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全方位优化课堂教学,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让有限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更大的收获呢?我认为应从教学的设计、组织入手,向课堂要质量,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1.定标

第一步: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就要以掷地有声的气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教文章潜心设计“提神”的导入语。好的导入语能吸引学生,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对课堂内容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步:认定目标。师生共同进入教学情境后,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认定后,便以此为中心,有的放矢地展开当堂的教与学。这就克服了语文课堂随意性大、学生无从把握的普遍弱点。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努力方向,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责任感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步骤是目标教学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师生易于操作的特点。

2.达标

第三步:导读提示。教师向学生提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自读教材的具体要求,或者设计启发性导读思考题,为学生充分自学明确指向。这一步骤遵循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新思想,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四步:自读教材。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或导读问题,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认真自读教材(可采用朗读、默读、速读等多种形式),按时完成教师要求或勾画、整理出导读思考题答案,并随时记录自读过程中的感悟或疑问,以便在分组讨论时交流、解决。这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圈点批注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定向和发散思维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很有益。

第五步:分组讨论。充分自读后,将学生分为若干讨论小组,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逐一发言,交换导读题的答案和对教材内容的不同见解、领悟,提出各自的自读疑问并展开讨论;记下组内认识不统一的问题,以便在教师答疑时提出。这一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充分发挥群体优势,较好地体现了“学为主体”的原则。

第六步:解疑答难,总结提高。教师抽查各组讨论情况;解决各组存在的疑难问题,也可以由各组互答,教师点拨;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同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这一步骤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陈述不同见解,有利于养成“学求甚解”的良好习惯。

3.验标

第七步:达标检测。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设计适量的检测题,采取书面笔答、口头提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当堂达标检测,以检验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度,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以便矫正。

第八步:补偿迁移。对于达成度较低的目标或普遍性错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讲解或练习,矫正错误,严防“知识漏洞”的产生和积累,努力做到知识“堂堂清”,进而“单元清”、“学期清”。

对达成度较高或达成度较低但已得到矫正的问题,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纵向或横向迁移训练。纵向迁移就是举一反三,运用已获知识认识新知识,并把新知识重新组合,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横向迁移是指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课内获得的知识、技能扩展到课外进行比较性阅读、写作等,使学生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优化自身的读写能力结构,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环八步”的课堂教学流程很好地贯彻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主导、主体、主线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有效消除语文课堂的盲目性、随意性,减少教学“无用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变“学会”为“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是学生心灵奥秘的探索者,而且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辛勤开发者。“创新”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落脚点,也是语文素质的最高之果。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给学习思路,指导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为此,要做到明确目的,树立“例子观”。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悟方法、孕能力,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决策,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尽量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的不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挖掘:一是让学生多一些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从而比较容易地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独立性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二是让学生多一些自由思考问题的机会,必然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多一些自我评价的机会。这不仅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而且是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肯定优点,找出差距的有效途径。

5.利用现代技术补充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高语文能力。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利用现代技术多媒体课件,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和理解中的障碍就是我们的教学难点。利用现代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能帮助学生解决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总之,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首诗,主题鲜明,凝练隽永,回味久长;应该如一首歌,和谐明快,旋律流畅,荡气回肠;应该像一幅画,构思不凡,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