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5-09-10 07:22杨孝武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谜语生字识字

杨孝武

一、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列为教学重要目标。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形象思维添乐趣。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学生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住了。之后,我鼓励他们自己给生字编编谜语、讲讲故事。小学生的情绪更高涨,有的学生编的谜语相当出色,如学习“春”字时,编出了谜语“三人看日落”,效果相当不错。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为了编谜语、讲故事硬拆汉字部件的做法,影响学生识记规范汉字。

2.对比复习记忆深。识字过程中,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他们的识记特点,在教学尝试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报”与“服”、“近”与“听”、“惊”与“就”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能较快掌握新字。另外,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如学“青”字的时候,我就把“清”、“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学生学会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与水有关,清水。“情”字是竖心旁,与心情有关,心情。“晴”字是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晴天。“睛”字与眼睛有关,眼睛。通过比较观察,引导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字与字的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课外活动兴致高。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增添学生课外学习兴趣,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为迎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这一识记过程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

1.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里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什么。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没有能动地自主识记。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独特,学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也会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识字方法,这些学习方式一旦被鼓励和激发,就会变成学生可贵的学习动力,成为方法性资源,这些方式方法不仅不会遗忘,反而会随着时间增加不断熟练和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自觉思考、自己说话、自主地学。

2.鼓励学生自创识字方法。学生禀赋不同,一堂课下来,对生字词有的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练习才能加深记忆。因此,对于学生自创的独特的识字方法,教师要多加鼓励,有时即使学生编得和想得不够好、不够完整或者不够正确,也要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同时,及时对他们的方法给予指导和帮助。比如巩固记忆,我时常提醒学生抄写生字时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写第三遍。实践证明,许多原来死抄的学生改用这种方法后,默写字词时的准确率提高了许多。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校举办的“识字大王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等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受此启发,我曾尝试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当一回小老师,把自己认识的生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他同学,还可以要求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谁做得好,谁就是“一字之师”。在学校可以当同学的老师,在家里也可以当小弟、小妹、父母、爷爷、奶奶的老师。在交流中人人为师,既多了一份快乐,又多了一份进取,更多了一份责任。

三、在阅读中巩固自主识字效果

1.在阅读和运用中增加识字量。心理学家认为,6~12岁是人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学会质疑问难,并且寻找解决方法。学生只有学会如何学习,才真正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中,我经常向孩子们推荐具有童趣内容的课外读物,吸引学生乐意读,同时教会学生发现生字,学会向别人(同学、老师、家长等)主动问生字,学会借助注音识字和学会文中识字能力,引导、鼓励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识字,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自觉性。有时采用编小故事的方法,让学生自编自写,由旧知生出新知,在运用中巩固,扩大识字量,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识字的愉悦、轻松。

2.在共同学习中以读促识。轻松阅读识字课的学力培养要注意阅读识字的拓展性原则。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学生家长做好其他家长的工作,指导家长参与学生课外阅读识字活动中。首先请学生自读尝试,让他们自主阅读材料,标出不识的字。学生同桌(或小组)进行读识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互教互学,可做一些简单标记。接着由我或家长进行范读,进一步定准生字、难字的字音。这里必须注意范读课文的语速要慢,读到难字时语气要重。学生边看材料边做标记,然后借助注音定准字音。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看自己学会哪些字,还有哪些字没学会。我再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带注音用卡片或投影显示出来,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学生在与老师或家长的共同学习中增强读书识字效果。

3.在反复阅读中熟记汉字。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如果加上课外读物,学生共需要接触大约1600个生字。这些字虽然学生不理解,但在以后课本中会陆续出现。当学生再次见到时,就会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很快在大脑中浮现出来,达到课本识字的要求。教学中,我注重采取多种形式认读,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识别和掌握汉字。首先,通过学生自由读、同桌试读、分类齐读、个体检查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巩固字的读音。其次,难字词脱离文章识读,进一步巩固字音。教师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将材料中的生字词展示出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接着,流利而有感情地读课文,强化识字。最后,去掉文中标记,要求学生把句子读流畅,把生字词的音读准,有效减少课本识字时间,降低自主识字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识字教学变成一种乐趣,赢得学生的欢迎。

猜你喜欢
谜语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