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5-09-10 07:22李玲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创新模式教学方法

李玲

摘 要: 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必修课程中,手工课是其中之一,它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技能。怎样使手工课堂教学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任课教师探索研究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改革创新,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使学生成为幼教战线上的合格创新人才。

关键词: 手工教学 创新模式 优化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

职业教育重点在于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上要侧重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为突破口,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素养、职业岗位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把握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就业为导向和目标,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在创新中追求特色办学理念,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注入新的生命力。

学前教育手工课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技艺性课程,手工制作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造型能力及手脑协调能力,也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渗透较为广泛的课程,手工制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胜任幼教岗位所必备的专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探索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堂的教学模式。

怎样通过有效途径,使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改革创新,成为目前手工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深入实训基地调研,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手工教材的书本内容很难满足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需要,怎样开展手工方向的职业技能培养,培养内容、形式、方法及如何评价,才能明确课程教授内容符合人才市场需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必要调查。

通过学生到实训基地幼儿园见实习、参观、学习及交流的机会,了解手工方向职业技能培养需求问题:手工材料造型中材料的运用规律;手工玩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手工的运用。把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材料造型、玩教具、环境创设等构思、制作、运用和创新等多种方法,纳入系统的、完善的、有针对性的课程模式中指导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实施,使学生手工技能和技巧得到提高,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手工职业技能的要求和学生现阶段的能力,确定手工教学大纲内容:纸艺、布艺、泥工、废旧材料利用等,并将技能训练累基础手工的内容恰当地融入实用手工中,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将本土民族传统手工制作和经验,加以提炼和创新,呈现出新的形式和内容。处理教材时要简明扼要,教学实施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明白,手工在职业技能培养中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如何利用手工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道理。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创新必须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入手,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是教学发展的目标,从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切入,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在教学中运用合理、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欣赏课、观摩课、实操课、体验课、情境课、集体创作课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例如:在实操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把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示范的演示和课堂的辅导相结合,通过制作、观赏、小组创作等教学环节,渐进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中,可采用示范模仿、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前演示方法步骤,技术示范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同时思考、选择、模仿,感受体验,使直观性认识加强,提高认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浓厚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创新。在教学中的体验,要通过制定围绕“体验”的目标展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这里面既有感性的认识和思维,又伴随融入理性思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达到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集体创作课堂教学中加入项目教学理念,将学生大致分为6-8人的多个小组,确定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分组讨论决策―集体协作实施―教师检查―评估,在自行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验,通过迁移应用来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强调合作和交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把更多实践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尝试。

教学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在教案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上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诸多因素,同时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喜爱上这门课程。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良好学习兴趣、综合能力才会在手工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三、探索多角度课堂评价,依照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评估。

以自主的、思考的、探索的、研究性的方式学习,是手工的一种典型学习方式,学生要更好地表现出最佳学习状态,就必须积极主动。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尤其是成绩评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完善多角度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学习中愉悦的心情,从而使手工课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首先,课堂评价的多面性和广泛性是注重过程评价的主要表现,评价手工成绩可采用教师随堂评价、作业联评、互评、手工作品展示等形式完成,还可以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有机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增强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内在需求才真正得到转化,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在学生手工成绩评价中,成绩可采用发展性评价,这是一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用语言表述完成定性评价,用等级制完成定量评价,二者相辅相成。例如,作业根据一定评价标准,在作业上用A、B、C、D的相应等级标注后,再给出必要的优缺点的评语说明,这样的评价兼顾等级区别和批改说明,便于学生全面接受反馈的评价信息,利于及时改进学习,既突出考核的教育功能,又使管理功能趋于实际、合理。

其次,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评价,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原则。任课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主动性,以及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发展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评价要想更有序有效地进行下去,务必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遵循原则。引导学生在尊重他人原则的基础上展示自我,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还要将自己置于集体环境中,通过在集体中评价比较,取长补短,自我激励,不断进步和成长。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可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学习。活跃的课堂评价意见交流,可以调整课堂上的沉闷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被激活,进而推动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使有效教学得到体现。

再次,课堂评价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是女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有计划的良好习惯和作风,对她们将来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评价,学生逐渐摆脱过去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基本都能自主进行手工创作,并能准确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运用。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强调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形成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三元素合力,在这种整合观下,职业能力的高低得到凸显,从而真正培养出幼教战线上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评价创新模式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