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2015-09-10 07:22闻家君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应试技巧心态习惯

闻家君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必学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许多高中生学习数学遇到重重困难,不知道应如何学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要帮助学生爱上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助学生一臂之力。

[关键词] 习惯;方法;心态;应试技巧

一、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精彩地叙述了数学的各种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数学的具体作用如下。

首先,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和工具,任何一门科学缺少了数学这一工具便不能确切地刻划出客观事物变化的状态,更不能从已知数据推出未知的数据,因而就减少了科学预见的可能性,或者减弱了科学预见的精确度。

其次,数学于对整个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四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

最后,学习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同时还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将来的学习提供研究工具。

二、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要学好高中数学不是易事,许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产生厌学现象;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当,许多学生沿用初中学习数学的方法与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只记笔记而没思考,课后也不及时消化,遇到问题不主动地独立思考,而是等待老师的解答,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知该做什么,不能合理安排课后的时间,缺乏自学的能力,对老师过于依赖;等等。这种固化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已不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

三、学好数学的前提和方法

1.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前提,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因此要坚持每天30分钟左右的锻炼,通过锻炼身体,促进智力发育,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有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

3.持久的毅力

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尽量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要因为一段时间努力了但没有进步甚至退步而放弃,因为量变不到一定程度不会发生质变,况且不同的人要发生质变所需的量变也不同。

4.科学的方法

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标记好难以理解的内容,准备好老师要讲的资料以及上课要用的笔、笔记本、草稿纸、画图工具等。上课要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不仅要听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更要听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范围,例题求解的切入点、关键点及运算技巧。上课应以听为主,适当地记笔记,只需把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有代表性、模范性或解题方法巧妙独特的典型例题,解题的关键步骤,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没有听懂或有困惑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课后尽量不要对照例题模仿做作业,而是先复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搞懂例题的方法、原理、操作步骤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独立思考,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问同学、老师。把易忘、易错的内容,一时难以理解的题目,一些好题的转化技巧和关键突破口,错题的错因和考场上的思考轨迹整理到笔记本上,经常翻阅,直至熟练掌握。注重归纳总结,每学完一个章节或模块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

学生要适当地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以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主,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精挑细选且有针对性的,能起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和方法的作用。教师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花大量时间做课外作业而导致学校作业未完成。要根据自己的水平、薄弱点选做适合自己的课外题,不要误认为多做难题就能提高成绩,应该在基础打扎实了后再去练些稍难的题,这样才会有效果。解题后要反思,即解这道题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尽量做到做过的题不遗忘。

学生还要做好找错、析错、改错、防错工作。从做过的题或试卷中,找出犯错误的地方,对错误加以分析,是概念理解错误,还是公式、定理运用出错;是运算出错,还是没有看清题意;是读不懂题目,还是知识、解题方法有盲区。然后将错误收集在错题本上,抽空进行错题重做,从而防止下次犯同类错误。牢记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及数学规律和小结论,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直觉。平时练习要限时训练,让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不要每做完一题就对答案,尽量不用计算器,克服不懂就问或翻看答案的习惯。通过平时的考试和练习不断养成审题细、演算准、思路清、表达明、速度快的答题习惯。认真对待考试,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后,应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知识、方法、心理、审题、计算、表达、解题过程等层面,找出每道错题的错因,反思解题次序、考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应试能力。

5.平和的心态

正确面对错误和失败,当有的知识课堂上没听懂,有的练习不会做或做错,在考试中成绩太差时,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气馁,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6.教师应教给学生必要的应试技巧

先易后难,先挑一些熟题、易想、好算的题来让大脑思维预热,增强考试自信。力争基础题不丢分,难题分步得分。做完题要检查,防止丢解、多解,草稿纸书写尽量整洁清晰,便于检查是否出错。碰到陌生题或新题,一时找不到解题突破口,不要急,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等式,再联想我们学过的公式和运算技巧,一定能找到解题的蛛丝马迹。若还不行,则跳过去做下面的题,最后再回头做,说不定峰回路转。按要求答题,用规定型号的笔在指定答题区域内答题;卷面要整洁,字迹清晰;答题规范,布局合理。学会考试心理调节,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考试。题目易,大家都易,就看谁能拿全分;题目难,大家都难,就看谁能多拿分。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要帮助学生爱上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助学生一臂之力。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应试技巧心态习惯
上课好习惯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和应试能力的技巧
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新增新闻听力应对技巧与实践探索
还是“看掐架”心态
初中英语中考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