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要求

2015-09-10 07:22王晓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素质教育新课改

王晓明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班主任的管理作用和引导作用,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改;素质教育;班主任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和教育者,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全面负责。在学校,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情况最了解。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和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要打破原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建立素质教育新体系。中小学阶段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开展,依靠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形成统一的力量,达成一致要求,此时班主任作为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影响力更是不可忽视。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要分析、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这些管理过程可以向纵横两个方面延伸,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形成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班主任在提出班级管理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把目标分解成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各阶段目标再分成几个层次。这样循序渐进,一个目标实现了再向新的目标努力,让学生获得达成目标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使班级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班主任需要明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性。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要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沟通社会、家庭和学校,使这三者形成合力,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几点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更新教育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思想,表现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教师,其教育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方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优化教学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学校教育体系,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树立全新的质量观。教育质量的内核是学生的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结构和水平。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做到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加以培养。在发展学生的特长时,既要帮助学生打好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又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在实施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多渠道获取理论知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于班主任提升心理素质、改变工作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吸收当前教育背景下最新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明确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三)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目前学生的成长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在成人的监督下顺利完成学校教育,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有的学生上学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考试成绩好坏无所谓。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学生普遍表现为纪律松弛、生活懒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起着消极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抓好班级正常秩序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的引导。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分析班上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理性,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班主任开展管理和育人工作,除了要有对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多数班主任都身兼教学和班级管理两项任务,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管好班上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他们无私奉献,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工作上。然而高效率的工作不只是需要一腔热情和高度投入,科学的方法也很重要。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结合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五)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模式,创新班级管理工作。通过总结教育经验、教育实践、专题研究等形式,探讨构建新课程结构的模式,优化教育管理过程。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并与其他班主任共享。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素质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