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症结,让习作教学焕发活力

2015-09-10 07:22徐宪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

徐宪红

[摘 要]在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被考试左右,考试怎么考,习作就怎样教,导致习作训练进入刻板、僵硬的怪圈之中,空话、套话连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在游戏的基础上抒发真情,在情境的创设中促发联想,找准问题的症结,让病态性的习作焕发活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 抒发真情 促发联想 找准症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88

当前的习作教学,很多教师被考试左右,考试怎么考,习作就怎样教,导致习作训练进入刻板、僵硬的怪圈之中,各种形式的空话与套话充斥在习作中。要想真正引领学生走出这种怪圈,就必须扣准学生的认知兴趣点和能力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一、在模仿的基础上自主创新

模仿是学生接受新事物、锻炼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策略。模仿的特点在于其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有现成样板可以依循,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文本的示范性作用,让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情韵,感受作者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的模仿写作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石榴》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依照从“抽枝”到“结果”的顺序感知作者言之有序的思路安排,从文本中描写石榴的关键性词语入手,在品析诵读中意识到多角度观察、丰富性联想对状物描写的重要。教师在学生深刻体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苹果为情境模仿课文的写法描写其外在形态。教师有效避免了初始模仿中机械生硬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将作者的写作策略进行灵活机动的运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这种依托文本写法,进行模仿性实践的练笔,是学生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习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训练,为学生形成积极观察,勇于开掘,勇于运用语用修辞奠定基础。

二、在游戏的基础上抒发真情

在很大程度上,很多成人无法发现的现象难以逃脱儿童的视角。游戏是儿童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和整合学生乐于参加的游戏,将其渗入课堂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将习作融入游戏中,在游乐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玩出乐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身心得到了释放,思维训练、语言表达也正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中,从而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原始经验,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例如,笔者在一次习作训练中,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吹泡泡的游戏。学生一听,欣喜万分,异常兴奋,积极举手要求上台表演。于是,笔者提出要求:认真观察每一个表演者在吹泡泡过程中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细节。第一组学生表演完毕,其他组的学生则利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描述吹泡泡的整个过程。

三、在情境的创设中促发联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提高,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已经呈现出革命性质态。让习作教学从现代教育技术中汲取营养,已经成为习作教学难以逃避的一个课题。

不管如何,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素材——精彩纷呈的图片、活力四射的视频、魅力十足的声音,都在无形之中给予了学生心灵意识感性的认知,促进学生对情境的深入感知,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价值内涵奠定了基础。在这里,作文教学已经不再是枯燥而僵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激发写作动机。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三”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插图描写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并在插图的空白处自己增添几个小动物,并将其整合成连贯、有序的表达内容。笔者在指导描写这篇习作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了几幅与山坡景色息息相关的内容,有蓝天白云、葱翠的树木、艳丽的花朵等静态物体,也有飞翔的鸟儿、争鸣的虫儿等动态景物。在如此鲜明直观的刺激下,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就显得更加深刻,仿佛身临其境,思维在情景交融中放飞,文思如泉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只有在学生内在情感不断蓄积,内心欲望不断渴求,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氛围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各种思想与情感。”只有唤醒学生内在的真情,才能生发出属于自己的妙笔。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功能,优化作文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使学生触景生情,迸发出火花。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之所以成为语文教学的最大难点,主要原因便在于很多教师顺从了应试教育的僵硬模式,没能从学生的天性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对症下药,及时调整习作教学的方向与视角,找准问题的症结,促进习作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发展下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产业升级研究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