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易理论运用于职高会计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2015-09-10 07:22翁丹芳
考试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翁丹芳

摘 要: 变易理论是针对学习者如何掌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理论。本文结合职高会计教学实践,运用变易理论,就“明确‘教学要让学生学什么’”、“注重学情调研和分析”、“合理选用典型例证”等方面提出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变易理论 职高会计 教学实践

一、变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变易理论(variationtheory)是关于学习的一种理论,国内也有翻译成“变异理论”的。它讨论的是人们怎样才能帮助别人学习。从这个意义上,变易理论可以看做一种教学理论。

变易理论由瑞典学者马飞龙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源自马教授创立的“现象图式学”。变易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认识某个事物,必须注意到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为了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个属性上的不同,这个属性必须在某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在所有其他属性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差异才可以被识别出来。同一项学习内容有不同属性,其中一些属性对学到该学习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称为关键属性。

变易理论主要关注学习的两大问题:首先,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变易理论认为学习总是指向某个学习内容,所以要检测教学方法和策略成效,就要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已定的学习内容。就一项具体学习活动而言,学习者需要关注和识别的事物可以称为学习内容。关于该内容的学习,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事物本身的特点、类别、规律、概念等;第二方面是与该事物有关的能力,如解释、举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也就是学习者可以运用上述具体内容做什么事。前者可以称为具体的、直接的学习,后者则是一般性的、间接的学习。

其次,学习者如何掌握学习内容。变易理论认为学习是改变学习者对事物看法的活动。在变易理论看来,学习的目的是学习者能在未来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它的关注点侧重使学习者通过多样化具体事物发现和掌握规律性知识,并能在遇到新情境时,关注该情境中与已学规律相关的部分,进而运用已学规律对情境做出解释,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二、变易理论在职高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变易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为对学科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与组织。因此,变易理论强调学习者要对事物的差异进行感知和比较,进而识别出事物的关键属性。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教学目标指向哪些关键属性?为识别这些关键属性,学生需要感知哪些具体例证?这些例证彼此之间在哪些方面保持一致,又在哪些方面有所差异?这样的分析和探讨很难脱离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笔者结合职高会计实践教学,尝试运用变易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1.明确“教学要让学生学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所有教师都会在教学设计中提出若干教学目标,但大部分目标涉及教科书呈现的具体的、直接的学习内容,较少针对一般的、间接的学习内容,而后者却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其未来学习和应对新问题必不可少的。为此,从变易理论角度出发,教师需要从一般的、间接的学习角度深入分析教科书的教学意图,追问教科书的某项内容。除了让学生感知、记忆、理解外,还试图让学生明确在概念理解、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价值选择等方面有怎样的变化。

只有弄清楚教学究竟想让学生学什么这个问题,才能围绕具体学习目标选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找到并恰当组织合适的例证。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变得更有难度。教师可以借助“新旧会计准则对比法”,帮助学生学习记忆会计实务内容。如对自己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核算,新旧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不同的:旧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借记“无形资产”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在研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租金及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而新会计准则把企业内部无形资产开发研究项目发生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期末(月末)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

对比新旧会计准则的时候,我们找到了二者的重要区别在对待研发支出中的资本化支出的处理上,新会计准则把资本化支出单独分离出来进行核算,最后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这样有利于准确计算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利于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和购进无形资产在价值构成上的可比性,有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国际对比。通过以上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感知和比较,识别出新会计准则的关键属性,关于无形资产核算的业务就牢记在学生心中了。

2.注重学情调研和分析

变易理论教学研究非常重视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对学生学习差异进行分析,探索导致不同学习结果的教学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想利用上课时间帮助学生对知识概念及关键属性形成准确理解,教学必须有针对性,把主要精力和更多时间用于学生容易产生误解或不太容易灵活运用的内容属性上,对学生已经掌握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属性则可以简化教学环节。

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是课前进行诊断性测试的依据,测试题目可以是教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设计的题目,也可以是课后练习。例如讲授无形资产前,可以问问学生“什么是无形资产?”,或者“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的生意很红火,因为他家有十五张宫廷秘方,这些秘方是无形资产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无形资产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是不够透彻。他们知道“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属于无形资产,也知道专利权必须去专利局申请注册才受法律保护,大部分学生也知道“申请在先”的原则,但是对于“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就不知道了,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对学生以往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包括课堂发言、作业、单元测验等,也可以总结出学生对特定教学内容容易出现的理解偏差,依照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和指导。“整理错误”代表着对学生认知基础及教学起点的分析,其目的是为明确教学重、难点提供依据。

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预设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展现出的困难和问题,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反思其既定教学设计和已采取的教学措施,甚至可以促使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适宜性。

3.合理选用典型例证

组织正例和运用反例都是指借助典型例证引导学生关注和把握目标内容的关键属性,其具体表现是举例或典型例题分析,这是各科教师都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典型例证可以分为正例和反例两类。正例是具备目标内容关键属性的例证,反例则是不具备关键属性的例证。它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准确把握目标内容的关键属性提供对照,引导学生关注目标内容的关键方面,而不被其他方面干扰。

如前文提到的无形资产的知识,笔者在课堂上借用王琳璐老师的例证作为正例:张三发明一项技术——水变油,一般的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就变成了油。他的邻居李四隔着墙头学会了,并到专利局注册了这项技术。张三听说了,跑到专利局告状,说“水变油”的技术是他发明的。专利局的人员拿出《专利法》告诉张三“谁先申请谁是合法的,以后李四是这项专利技术的发明者。如果张三要使用‘水变油’,必须先向李四支付一笔使用费”。这样学生很清楚地掌握:专利权必须去专利局申请注册才受法律保护,而且有“申请在先”的原则。

典型例证不一定由教师呈现,可以是学生的错误回答,也可以由学生经由自主探究的历程体验。如果是自主探究,则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设计和准备相应的自主学习材料,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交流和探讨。

4.依据目标引导学生注意例证的关键方面

根据变易理论,确立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正例或反例,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种预设,与实际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向学生呈现各种例证,引导学生注意例证的哪方面特点,如何结合例证进行讲解、提问、反馈等,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但它与学生实际学到什么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如讲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时,笔者举了正面典型事例后,又举了本市一个初中会计挪用学校食堂公款去澳门赌博被抓的反面例子。结果不少学生发出“哇,这么多钱啊!享受啊!赶紧逃啊!”等感叹,对于同样的例证,引导角度不同则可能导致不同学习结果。笔者赶紧强调后果,进行正面引导:这个会计是逃了,但两个月不到就被抓了。他不仅要卖房卖车还钱,妻子还和他离了婚,还要坐牢。

三、结语

一线教师要常常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先进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运用变异理论,探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J].教育学报,2013,9(5):37.

[2]植佩敏,马飞龙.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变易理论与中国式教学[J].人民教育,2009(8):33-34.

[3]白永红.活用“变异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师,2013(8):14.

[4]王琳璐.浅谈“幽默案例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文苑,2011(8):22http://www.chinaacc.com/tougao/2011_8/22_30503740452210152.shtml.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