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老生角色形象解读

2015-09-12 00:36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老生圣贤行当

姚 亮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戏曲老生角色形象解读

姚亮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风貌。戏曲中的人物塑造分为很多种,各种人物塑造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戏曲老生角色形象来源于古代社会士人阶层,展现了士人阶层中的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老生主要塑造严肃端庄的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对老生角色形象进行解读,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以及英雄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戏曲;老生;形象

中国戏曲依托历史事件进行创作,戏曲中的老生行当是戏曲情节的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老生多塑造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风貌。士人阶层在古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英雄人物﹑义士忠臣﹑帝王将相多来自这个社会阶层。老生行当对于士人阶层的塑造,着重突出济世救民﹑文质彬彬﹑侠风道骨的士人风貌。老生行当对于士人阶层的塑造以艺术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士人阶层的历史。

一、老生角色的分类

老生角色取材于古代社会的士人阶层,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但是老生角色也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物原型有所区别,根据人物性格不同﹑社会分工不同大致分为“救世英雄”“义士忠臣”“帝王圣贤”三个角色指向。

(一)救世英雄。在社会动荡不安以及朝代更替的历史背景下,英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担当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国家安危贡献一己之力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是为救世英雄做传的史书。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被世人广为传唱的英雄人物都符合中国传统的对于英雄的定位。这些救世英雄用自己的力量维护社会秩序,解百姓疾苦,挽救国家危难。戏曲是古代及近现代叙述历史事实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不仅叙述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事实,也通过艺术渲染的方式将英雄形象加以生动化﹑性格鲜明化。从某个意义上说,戏曲是以“救世英雄”为叙事中心的艺术形式。

“三国戏”是最早的围绕老生角色进行叙事的戏曲剧目。自元代开始,三国戏中出现的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等英雄形象就成为了老生角色中英雄形象的代表人物。戏剧中出现的英雄形象多来自士人阶层。诸葛亮料事如神﹑关羽文武全才﹑张飞勇猛刚直。虽然张飞性格鲁莽,但也来自士人阶层。在古代,士人阶层包含农夫﹑武士等。

(二)义士忠臣。除了救世英雄,义士忠臣也占据了老生角色的重要地位。《赵氏孤儿》是典型的塑造义士忠臣的老生形象的剧目,被誉为“雪里梅花”。自元以来,出现了很多围绕《赵氏孤儿》创作的戏曲剧目。广为人知的有京剧中的《闹朝击伏》《灭屠兴赵》等剧目,剧中的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忠臣皆为典型的老生角色。

(三)帝王圣贤。帝王圣贤也是老生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传统思想形成的开始阶段,英雄理想型指代的便是帝王。帝王拥有英雄身份所具备的宏图大志,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帝王所具备的这些特性,使其能够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解救民生。而圣贤则是功绩卓著的帝王形象。圣贤是贤明的帝王,而帝王又是成功的士人。帝王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圣贤的行为举止践行儒家“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中心思想。戏剧中对于帝王形象的塑造来源于人民对于鲜明的统治﹑安定的社会的期望。因此,戏曲中的帝王形象多是正面角色。《三国志》中塑造的刘备是这种形象的集中体现,刘备的创作是基于儒家文化的道德标准塑造出来的帝王形象。

二、戏曲老生的艺术流派——以京剧为例

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因为先天条件﹑师从区别以及个人对于艺术的不同见解,分别创立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被称为“四大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四大须生逐渐淡出戏剧舞台。接替其衣钵的“马﹑谭﹑杨﹑奚”逐渐被票友所熟知。“后四大须生”在继承前人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启发,不断创新表演形式,拥有个人风格,为老生行当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老生从人物形象来说可以分文武,从表演者的表演重点来说可以分为武老生﹑唱工老生﹑做工老生等。唱工老生也叫作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叫安工老生是因为这种老生以唱为主,动作性比较次要,动作比较安闲从容。每种老生角色分类下不同的流派又有不同的诠释。按照表演的侧重和分工来划分行当,判别剧目,并不是绝对的,更不能机械呆板地加以分类。有很多戏都是唱做并重或是文武兼修的。实际上纯粹的唱工戏或单纯的做工戏,是并不多的,我们只能说某出戏侧重于某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做工戏,也要唱,只是唱得少一点;而唱工戏也必须表演人物,不能一味地傻唱,只是说这出戏主要通过音乐形象来感染人。但是只唱而不表演,只能听不能看,那就不是真正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位京剧演唱者而已。

老生行当在戏曲中担纲重要的角色,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通过对老生角色的解读,可以再现历史人物,挖掘历史人物特点。老生行当的发展,需要不断通过角色解读进行表演唱词等方面的创新并取得进步。通过对角色进行解读,挖掘戏曲中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部分,可以吸引大家关注戏曲老生表演,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袁福强.浅谈戏曲老生角色的形象解读[J].大众文艺,2014,(21):50-51.

[2]江明.戏曲老生行当的舞台形象塑造[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2,(11):11.

J80

A

1007-0125(2015)08-0038-01

猜你喜欢
老生圣贤行当
汉字故事之圣贤的寂寞
Songs from the Past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境随心转是圣贤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京剧行当——老生
“花衫”行当考辨
修身
喝茶聊天聊“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