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5-09-28 08:19花宇琪莫敏敏董黎强刘启明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熏洗熏蒸中医药大学

花宇琪,莫敏敏,董黎强,刘启明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5)

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花宇琪1,莫敏敏2,董黎强3,刘启明1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310005)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卧硬板床休养并予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腰背部热敏穴处实施灸疗,之后予全自动多功能熏蒸治疗仪用我院脊柱科骨伤熏洗一号方进行熏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为1.07±1.27分,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VAS评分为2.79±1.36分,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在疼痛评分与总有效率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熏洗;热敏灸;牵引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均来源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住院患者,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比例、疾病分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①腰痛,及伴有下肢放射痛;②存在局限性压痛点;③脊柱结构及形态的改变;④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棘突间压痛及叩痛(+);⑤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皮肤感觉减退;⑥X线检查:当侧位片椎间隙前窄后宽时提示腰椎间盘纤维环不完全破裂,髓核突出;⑦CT、MRI检查:显示黄韧带、后纵韧带等增厚与否,椎管形态以及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以及程度。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8~65岁之间;③根据病史、病理阶段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压迫程度明确适用于非手术疗法的患者;④同意参加本次临床实验,并根据要求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书面);⑤能坚持2周的治疗,并接受后续随访。

1.4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65岁以上;②二便功能障碍、广泛肌力减退、瘫痪及椎间盘破裂髓核脱出游离等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感、肌力减弱等。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还是从发病率的人口比率来看,本病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1]。笔者运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该病,并与传统牵引及卧床休养疗法对照,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合非手术疗法的患者;③患者患有肿瘤、感染性疾病以及结核者;④患者患有严重椎管狭窄和钙化、马尾神经综合征、严重椎体滑脱等疾病;⑤患者患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⑥患者既往有晕灸史;⑦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⑧腰背部及皮肤有明显皮损者;⑨受试者于1个月内接受过本病中西医的相关治疗。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予常规行腰椎牵引。牵引应注意的事项[3]:①体位:患者取仰卧位。②牵引带的位置:胸带需置于胸廓中下部,不宜靠近腋窝,以避免压迫腋窝动、静脉,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骨盆带则应置于髂前上嵴处,从而便于固定。③牵引力:一般控制为体重的1/3。④时间:一般30 min左右,每日1次。治疗期间告知患者禁负重,且卧硬板床休养,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具体步骤为:取侧卧体位,暴露患处后,在距离皮肤3 cm左右,点燃2根艾灸。首先采用回旋灸2 min作用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腰骶部压痛点、或皮下硬结处附近,促进施灸部位的气血产生温热,然后使用雀啄灸给予适当的温热刺激2 min以加强敏化。继而于该处选用循经往返灸1 min以使经气被激发。最后予温和灸开通经络、发动感传,直到皮肤有灼热感、感传消失为止。之后给予全自动多功能熏蒸治疗仪(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型号:LXZ-200S智能熏蒸仪)进行治疗。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脊柱科熏洗一号方加减,方药组成如下:制川乌12 g,草乌12 g,花椒15 g,防风15 g,生丹参20 g,红花15 g,乳香10 g,没药10 g,丝瓜络15 g,透骨草12 g,伸筋草12 g,骨碎补12 g,自然铜10 g,当归15 g,甘草3 g。将以上中药混合后用干净纱布包装好做成药包形状,放置于器皿中,加3 000 ml蒸馏水煮沸15 min,当中药浓缩至2 400 ml时就可以开始治疗。每次熏蒸患处30 min,熏蒸温度以40~50℃为宜,可根据患者的感觉和实际情况进行温度调节,治疗前后仔细观察患部皮肤情况,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蒸汽的温度,避免烫伤等意外情况发生。以上操作均为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治愈: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肌力完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能恢复原工作。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较前明显改善,肌力恢复良好,直腿抬高试验介于60°~70°之间,恢复工作偶有疼痛,休息时缓解。有效:腰腿痛症状有所缓解,肌力稍改善,直腿抬高试验介于45°~60°之间。无效: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

3.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标准[5]该法用来测定疼痛强度,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直线,线左端的“0”表示“无痛”,线右端的“10”表示“无法承受的痛”。患者将自己感受的疼痛强度以“×”标记在直线上。

3.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4治疗结果

3.4.1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是治疗组疼痛评分降低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2 4.28±1.43① 1.07±1.27①②对照组 42 4.54±1.62 2.79±1.36①

3.4.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本病归属于中医“痹证”“腰腿痛”范畴,主要病机是腰部筋脉受损,气血运行阻滞,不通则痛[6]。临床上常采用活血行气止痛的治则,可取得较佳的疗效。

热敏灸全称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7],该疗法丰富并完善了发动经络感传以提高疗效的相关理论。陈日新等[8]认为,机体在疾病状态下,通过用艾热刺激,会产生相应的热敏反应点,进而能激发经络感传,促进和调理脏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找到相应的热敏穴是该疗法的重点,研究发现:在腰突患者中,位于上髎、次髎与关元俞之间,骶骨旁开约一横指处,存在一个“高热敏带”[9]。灸疗作用于该区后可直接刺激到由此处发出的神经根,从而实现气至病所[10]。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本病时将热与药物的作用结合在一起,使得周围组织升温,引起附近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11],进而通过改善微循环,使得炎性物质排泄和水肿吸收,从而取得改善粘连缓解疼痛的效果[12]。中药熏蒸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并且能促进药物吸收,进而充分发挥药效[1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脊柱科熏洗一号方方中防风、制川乌、草乌可祛风湿、止痹痛,配以花椒温中散寒;乳香、没药与红花、生丹参并用,有活血消肿止痛的效用;透骨草、丝瓜络、伸筋草引药透入经络,尤其善于治疗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可以起到舒经通络止痛之效;再辅以骨碎补、自然铜强筋壮骨、补益肝肾;当归补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与蒸汽疗法并用,使得药物透皮吸收,共奏活血通络、续骨壮筋之功效[14]。

综上所述,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理论,运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满意疗效。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患者接受程度高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5-216.

[2]于德春,郑启云.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S].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2.

[3]何碧莹,鲁晓红,杨萍,等.牵引推拿加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150):1010-101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5]高万露,汪小海.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研究的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2):144-146.

[6]柯玲玲.腹针疗法配合针刺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54-55.

[7]陈日新.以腧穴热敏化为入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57-60.

[8]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

[9]唐福宇,黄承军,陈日新.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82-384.

[10]徐春娟,芦琴,陈荣.热敏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4):74.

[11]钱国栋,朱咏梅,方萍,等.综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0,31(4):376-377.

[12]万全增,段斌斌,汪煌,等.颈脉通内服配合中药薰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J].中医正骨,2011,23(6):60-63.

[13]李昭扬,李玲,梁力,等.中药熏蒸外敷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 (11):1042-1043.

[14]潘文斌,方铄英,赵建峰,等.四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20-21.

(编辑刘强)

R681.5+3

A

2095-4441(2015)03-0028-03

2015-07-28

花宇琪(199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对骨关节疾病的治疗

猜你喜欢
熏洗熏蒸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湖北中医药大学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