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药姜叶三七的化学成分鉴别研究

2015-09-28 08:19谢珍珍杨颖欣温海成金青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田七石油醚薄层

谢珍珍,杨颖欣,梁 洁,林 辰,温海成,金青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药学研究

壮药姜叶三七的化学成分鉴别研究

谢珍珍,杨颖欣,梁洁,林辰,温海成,金青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目的]对壮药姜叶三七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运用了化学成分预试验、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姜叶三七可能含有黄酮类、皂苷、酚类、蒽醌类、植物甾醇、三萜、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薄层色谱鉴别显示,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在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姜叶三七不同提取部位在311 nm、326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结论]该结果可为壮药姜叶三七活性成分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姜叶三七;化学成分;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可见光谱鉴别

姜叶三七为姜科姜七属植物土田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King ex Bak.)Craib.的块根和根茎,又称土田七、小田七、竹田七、毛七、三七姜、姜田七等,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1]。其性温、味辛,具有散瘀、止痛、止血等功效,多用于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2]。据文献报道,姜叶三七主含挥发油[3],为进一步明确其化学成分,本实验采用化学成分预试验系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并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方法,为姜叶三七活性成分的筛选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

姜叶三七购自广西玉林,经广西中医药大学韦松基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土田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King ex Bak.)Craib.的块根和根茎。姜叶三七对照药材由广西玉林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化学成分预试验

2.1.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1.1水提取液的制备称取样品粗粉4 g,置于100 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50 ml室温浸泡24 h,过滤出约10 ml滤液,滤液即为冷水提取液,用做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鉴别检查。将剩余的冷水提取液连同滤渣于水浴上60℃热浸30 min,趁热过滤,滤液即为热水提取液,用做糖、多糖、皂苷、苷类、鞣质、有机酸的鉴别检查。

2.1.1.2乙醇提取液的制备取样品粗粉2 g,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95%乙醇100 ml,于水浴上加热回流1 h,过滤,滤液分成2份,一份为乙醇提取液Ⅰ,用做黄酮、蒽醌、酚、苷、香豆素、内酯、萜类、强心苷、甾体化合物的鉴别检查;另一份浓缩成膏状(至无醇味),后加5%HCl使溶解,过滤,得到的酸性溶液即乙醇提取液Ⅱ,用做生物碱的鉴别检查。

2.1.1.3石油醚提取液的制备称取样品粗粉1 g,加入石油醚(60~90℃)10 ml,放置2 h,滤过,滤液用做挥发油和油脂的鉴别检查。

2.1.2结果分别对姜叶三七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鉴别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表3。

2.2薄层色谱鉴别取姜叶三七粗粉末2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酸乙酯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挥干滤液,残渣加2 ml乙酸乙酯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叶三七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4],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乙酸乙酯(9∶3∶0.5)[5]、另外加半滴甲酸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光下(365 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1。

2.3紫外-可见光谱鉴别取姜叶三七药材粗粉6份,每份1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60~90℃)各20 ml,超声30 min,过滤,滤液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取1 ml溶液至25 ml量瓶,以相应的溶剂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以相应的溶剂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范围200~800 nm处扫描。结果见表4。

表1 姜叶三七水提取液化学反应结果

表2 姜叶三七乙醇提取液化学反应结果

表3 姜叶三七石油醚提取液化学反应结果

图1 姜叶三七药材薄层色谱图

表4 姜叶三七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

3 小结

3.1化学预试验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姜叶三七中可能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皂苷、酚类、蒽醌类、植物甾醇、三萜、氨基酸、糖类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这一初步结果可为姜叶三七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筛选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3.2薄层色谱鉴别由图1可知,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这些斑点可作为姜叶三七薄层光谱鉴别的参考依据。

3.3紫外-可见光谱鉴别由表4可知,甲醇、乙醇、石油醚提取部位在205 nm附近有较大的特征吸收峰,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提取部位在311 nm、326 nm附近有最大特征吸收峰,以上可作为姜叶三七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鉴别峰。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六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44.

[2]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53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8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23.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26.

[5]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13.

(编辑陈明伟)

R284.1

A

2095-4441(2015)03-0049-03

2015-07-26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3BAI11B06);广西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编号:1355001-4-1);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298003-5-2);广西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编号:GZZY13-11)

谢珍珍(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质量控制研究

梁洁,E-mail:32578177@qq.com

猜你喜欢
田七石油醚薄层
田七成长记
风筝雨
锦灯笼宿萼与果实的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①
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对BMSCs迁移过程中Wnt5a/PKC通路的影响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烟草石油醚含量研究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田七丹参茶养心防心痛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芪参清幽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