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临床效果比较

2015-10-11 08:19王晓辉闫志辉弓三东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安慰剂抗生素肠道

王晓辉,闫志辉,李 超,贺 星,弓三东,崔立红

海军总医院 消化内科,北京 10004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症状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为主,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1]。近年来,IBS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功能性胃肠疾病,5% ~ 20%的人群受到该疾病影响[2]。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小肠内细菌数量增加、种类改变,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和营养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目前研究认为,IBS与SIBO密切相关,且利用抗生素治疗IBS合并SIBO在临床上逐渐广泛开展,治疗效果也得到肯定。但抗生素是否影响大肠菌群以及药物耐受性、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评价[3]。为寻找其他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IBS合并SIBO患者6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2012年1月- 2013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IB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62例,年龄(44.7±8.1)岁。所有患者均完成甲烷-氢呼气试验,将SIBO阳性的64例随机分为微生态组(21例)、抗生素组(22例)及安慰剂组(21例),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排除标准:1)近2周用过抗精神病类药物、抗生素、通便药物或改变胃肠动力的药物;2)近2周内行结肠钡灌肠检查、肠镜检查和接受灌肠术者;3)不愿接受观察者;4)哺乳期及妊娠妇女;5)对利福昔明或利福霉素类药过敏者。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2 治疗药物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10 mg,上海信谊制药总厂)、利福昔明片(0.2 g,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安慰剂为淀粉片(医院药剂科 )。

3 治疗方法 抗生素组利福昔明片400 mg,3次/d,14 d;微生态制剂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d,14 d;安慰剂组2片安慰剂3次/d,14 d。

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内,患者每天记录以下要点:腹痛时间,腹胀时间,排便次数异常比例、排便性状异常、里急后重比例,排便时有无腹胀、腹痛及黏液便,按照表2的评分准则,计算各症状的积分总和,积分越高者症状越重。每周统计1次,共2次。见表2。疗程结束后,复查甲烷-氢呼吸试验及IBS症状积分。

5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排便1 ~ 2 次/d,软便、成形且无黏液;有效:部分症状消失或半数以上上述症状好转;无效:治疗之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及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般情况及治疗效果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IBS (n, %)

表2 IBS相关症状积分表Tab. 2 Scoring for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IBS (score)

结 果

1 3组治疗前后IBS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微生态组与抗生素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01);安慰剂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组与微生态组治疗后IB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组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微生态组、抗生素组及安慰剂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86.36%、28.57%,微生态组与抗生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组和抗生素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3组治疗后转阴率比较 治疗2周后呼气试验显示,微生态组转阴率71.43%(15/21),抗生素组转阴率72.73%(16/22),安慰剂组转阴率为9.5%(2/21)。抗生素组与微生态组的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生态组和抗生素组转阴率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 1。

4 转阴组与未转阴组治疗后IBS积分比较 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35例转阴,29例仍为SIBO阳性。转阴组IBS积分(3.64±1.15)与未转阴组(8.83±2.41)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

讨 论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环境与饮食习惯、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异常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相关,其中SIBO在IBS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发现,IBS患者中SIBO的阳性率为4% ~ 85%[5-6],是感染后IBS患者的SIBO发生率更高。一过性的肠道感染可引起肠道神经免疫功能的紊乱,即使感染因素被清除、肠道黏膜炎症消退后,仍可导致肠道功能持续异常[7]。另外持续存在的肠内炎症还可以改变平滑肌起搏细胞、肠神经元的数量及相关神经递质形态,进而影响肠道动力[8]。而SIBO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防御功能降低、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发现,IBS患者中SIBO比例高达64%,提示IBS的发病可能与SIBO相关,但IBS患者中SIBO的高发病率并不能说明SIBO是IBS的发病原因。有研究表明,SIBO与IBS的发病关系密切,SIBO可通过炎症因子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产生多种与IBS相似临床表现。一半以上的IBS患者抗生素治疗后有效,临床症状能够缓解[9]。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福昔明治疗SIBO转阴率为72.73%,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0]。研究同时发现,SIBO转阴者的IBS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未转阴者,从一定意义上支持SIBO是IBS的部分发病原因的结论。

近年来利用抗生素治疗IBS已得到研究者的认可,前提是SIBO可能发展为IBS[3]。在众多抗生素中,利福昔明具有肠道选择性不吸收的特点,故其不进入血液、全身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SIBO患者小肠中出现了大量异常需氧菌和厌氧菌菌群,利福昔明可以通过作用于小肠过度生长的细菌,达到治疗SIBO的作用。虽然利福昔明在治疗IBS中具有起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诸多优势[11],但是其仍然存在抗生素耐药、过敏反应、影响肠道菌群等诸多问题。尤其是IBS是一种长期的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利福昔明治疗的远期症状复发比例及治疗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评价。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是近年治疗IBS的热点。

研究显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益生菌减少及微生物密度降低[12];IBS患者肠道菌群构成、数量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区别[13];动物模型证实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IBS[14]。也有文献报道,SIBO患者大肠埃希菌过度繁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15]。一项Meta分析通过对7项高质量随机对照安慰剂试验进行研究,结果提示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16]。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因安全性高,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该益生菌在肠道中可占据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抑制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保护肠道黏膜[1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IBS在临床症状缓解、临床疗效、SIBO转阴率方面与利福昔明相似,故微生态制剂可以安全广泛地应用于根除SIBO和改善IBS的治疗。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IBS的不同临床分型进行比较,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对于药物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评价。

1 石健,李惠惠,丁琛,等.医院护理人员肠易激综合征调查及心理健康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6):550-551.

2 Krogsgaard LR, Engsbro AL, Bytzer P. The epidemiolog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Denmark.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in adults≤ 50 years of age[J].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13, 48(5):523-529.

3 胡乐义,王巧民.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31(2):82-85.

4 郑秀丽,聂淑英,马圆圆,等.易激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3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3):342-344.

5 Ford AC, Spiegel BM, Talley NJ, et al.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 7(12): 1279-1286.

6 Gonzales Gamarra RG, Ruiz Sánchez JG, León Jiménez F, et al.Prevalenc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of the city of Chiclayo in 2011[J]. Rev Gastroenterol Peru, 2013, 32(4):381-386.

7 何宛蓉.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83-88.

8 Eshraghian A, Eshraghian H.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 novel hypothesis for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Can J Gastroenterol, 2011, 25(5): 277-279.

9 Bures J, JiriCyrany, Kohoutova D, et al.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yndrome[J]. Gastroenterology, 1981, 80(4): 834-845.

10 Sharara AI, Aoun E, Abdul-Baki H,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rifaximi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bloating and flatulence[J].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2):326-333.

11 Meyrat P, Safroneeva E, Schoepfer AM. Rifaximin treatment for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a positive lactulose Hydrogen breath test improves symptoms for at least 3 month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2, 36(11/12): 1084-1093.

12 Carroll IM, Ringel-Kulka T, Siddle JP, et al. Alterations in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2, 24(6): 521-530.

13 Tana C, Umesaki Y, Imaoka A, et al. Altered profiles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organic acids May be the origin of symptom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0, 22(5):512-519.

14 王子恺,杨云生.肠道微生物与肠易激综合征[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45-247.

15 周红梅,王为.功能性肠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3):34-36.

16 王运东,张俊秀,韩真.微生态制剂干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meta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6):543-545.

17 王晓辉,崔立红,浦江,等.美沙拉秦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5):461-463.

猜你喜欢
安慰剂抗生素肠道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抗生素的故事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