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2015-10-15 03:22
关键词:汤剂支气管炎体温

马 欣

(唐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北 保定 07235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马 欣

(唐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北保定072350)

目的 探讨青霉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与对照组11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均需治疗7天。治疗后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霉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急性支气管炎;青霉素;中药汤剂;疗效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理化刺激、过敏或生物等,引起的急性支气管黏膜炎症性病变,也可因上呼吸道系统的防御功能降低或气候的急剧改变而引起[1]。患者多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肺部啰音、喘憋等下呼吸道感染性症状,严重者还可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经临床实践证实,本病易产生耐药菌种的感染,临床常规治疗难以令患者满意。本文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与对照组111例。研究组男63例,女49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42.33±1.68)岁;病程14~52天,平均病程(28.31±1.79)天;体温37.6℃~39.8℃,平均体温(38.3±0.4)℃。对照组男67例,女44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3.16±1.52)岁;病程12~53天,平均病程(29.13±1.51)天;体温37.8℃~39.6℃,平均体温(38.5±0.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对症治疗,640万 U/d,静脉滴注;若伴有发热、头痛,需加用复方阿司匹林片,0.5 mg/次,3次/d,口服;对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者,加服复方甘草口服液,10 mL/次,3次/d;若出现咽喉肿痛,含服复方草珊瑚含片,2片/次,最多含服10片/d。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药方组成为:麻黄10 g,桔梗、枳壳、黄芩、炒栀子、知母、法半夏、杏仁、冬瓜仁各15 g,陈皮12 g,石膏30 g,桑白皮、鱼腥草、茯苓、竹茹各20 g,枇杷叶6 g,甘草5 g。1剂/d,分2次温服,300 ml/次。两组患者均需治疗7天,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咳嗽、气喘等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肺部听诊显示肺部啰音消失;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温降至37.5℃及以下,咳嗽、气喘等其他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肺部听诊显示肺部啰音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在37.6℃~38.4℃,咳嗽、气喘等其他临床症状略见好转,肺部听诊显示肺部啰音基本消失;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改善[3]。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经7 d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支气管黏膜炎症。主要致病菌有细菌、病毒,某些患者也可因气管痉挛而引发咳嗽、咯痰、气促,多持续2周,若在疾病早期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合理,可转为慢性支气管炎[4]。治疗本病的关键为控制感染,目前临床上多选用抗生素,但由于致病菌的变异性较为显著,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5]。抗生素的代表药为青霉素,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时可产生显著的抗药性及耐药性,为了增强疗效,多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

本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之为“外感咳嗽”,是因外感风寒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咯痰[6]。所选中药方剂中的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效;桔梗因味苦辛,善于宣开肺气;枳壳、冬瓜仁、陈皮与枇杷叶均能化痰,其中枳壳还可理气,冬瓜仁、枇杷叶可发挥清肺的功效,陈皮为健脾;黄芩、鱼腥草、甘草能够清热生津;炒栀子、知母、石膏清泻肺热、止咳平喘;法半夏、桑白皮、茯苓可化痰止咳;杏仁降肺气;竹茹清热除烦、化痰止呕;甘草调和诸药。

综上所述,青霉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缩短治疗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周俊翔,吴逢波,徐 珽.溴己新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4):1149-1153.

[2] 巫浣宜,郭玉红,巫熙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282-1283.

[3] 邢丽君,侯立清,段文民,等.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42.

[4] 王燕玲.阿奇霉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53-54.

[5] 巫胜林.阿奇霉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5):94-96.

[6] 詹忆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23-1524.

本文编辑:高雅晨

R562.2

B

ISSN.2095-6681.2015.16.026.02

猜你喜欢
汤剂支气管炎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