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急危重症患者输液多管路创建及维护的细节管理

2015-10-15 03:22李文娟王淑君陈燕琳蒋玉娇
关键词:输液泵调节器头皮

李文娟,王淑君,陈燕琳,蒋玉娇

(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北 沧州 062650)

心血管科急危重症患者输液多管路创建及维护的细节管理

李文娟,王淑君,陈燕琳,蒋玉娇

(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北沧州062650)

目的 探讨心血管急危重患者输液多液路建立及维护的细节管理。方法 根据循证护理,提出目前心血管内科抢救患者输液过程中各液路从建立到维护细节中存在的问题,从液路建立到管道维护以及解决加药过程慌乱现象等原因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拟定措施加以实施,危重患者建立液路流程,各管路标示,管路固定,调节器位置等,均做细节管理。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共检索出危重症输液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一篇,临床自身对照研究一篇。根据检索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利用研制标示样式及固定位置方法。并在心血管科模拟现场及实际现场两种试用流程。结果 模拟4例危重患者应急拉链以及32例危重患者实战经验效果显著,在建立静脉通路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流程顺畅。调节器位置以及特殊标识的应用有效防止管路错综复杂缠绕的问题,用药及时,保证输液安全。结论 细节管理多液路输液可以有效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快速有效的抢救患者。

急危重症静脉输液;输液安全;多液路建;立及维护;细节管理

输液安全是指将药液通过静脉输入到患者的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患者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常用操作技术,同时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要求准确、安全、迅速[1]。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抢救过程中静脉输液同样存在多个因素容易影响患者安全,如心血管患者犯病急促,患者急救时表达不清楚,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以保证抢救及时,每条通路内输注药物易混淆,抢救推注药物多、且频繁,管道混乱可能导致药物不能及时准确的给予,影响抢救效果。因此研究心脏科危重症患者的静脉通路建立方案势在必行,我科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多液路建立和维护进行细节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血管科2014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及抢救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85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2例,急性左心衰8例,心源性休克2例。

1.2方法

1.2.1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以及用药途径

(1)近几年医疗技术迅速发展,多种输液工具如留置针、PICC、锁骨下置管、输液泵等新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2]。护理人员应该在最短时间内选择正确的输液工具,了解用药途径;选择适宜型号的留置针或小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能达到快速输血、补液的要求,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了1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可随时给药,且套管针接上三通或肝素帽可同时输几路不同的液体,便于临床给药及抢救[3]。我科留置针型号为20 G,22 G。小儿头皮针为5.5 mm。使用前对留置针及头皮针的质量已经检测备用于抢救车内(小儿头皮用于抢救过程中留置针穿刺失败时备用针头)。

(2)肝素帽的使用,本院选择留置针为一个肝素帽和一个塑料帽的Y型留置针,一个肝素帽(硅胶)上同时扎入两路液体时针尖斜面不能相对,以免液体流速压力相互影响,两个针头不能从同一针眼进入,以免针眼张力扩大而漏液。三路液体时,第三路液体可将塑料帽旋转弃去,将输液管的头皮针与乳头连接处分开,将肝素帽的螺纹口连接塑料帽的接口即可,再将头皮针扎入该肝素帽[4],同样可以进行两路液体。有效避免从一个肝素帽插入多路液体易影响流速及液体渗漏的问题。此外护士应将分区以及液体走向做好标示方便识别,以免液体混淆。当留置针操作失败,而选择小儿头皮针时,也可将肝素帽应用于头皮针接口处。

(3)用药途径,由于抢救争分夺秒,部分抢救药可经过输液泵和一般液体静点两种途径给予,如升压药多巴胺,可以应用输液泵,也可直接入液体静点,心脏病猝死前2 min最为重要,最初用输液泵会需要护士进行调泵,换算,较为费时,因为此时入液静点最快,待时间充裕时再行更换输液泵,已达到更精确的单位时间输液量。静冲药物时,应在乳头与头皮针处为宜。

1.2.2注射泵的管理

心血管患者抢救过程中注射泵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更换输液泵液体、停止液体,继而重新输入液体时,要注意延长管和导管内的残余药液,如血压下降更换硝酸甘油为多巴胺时,需将延长管内残余硝酸甘油排出,更换多巴胺。禁止此液路推药,以免短时间内大量药物进入体内,影响血流动力学。

1.2.3建立通路人员

抢救分工明确,建立静脉通路以护师职称以上年资5年以上人员操作为宜,我科室倒班人员实行双岗值班。高年资护师在抢救过程中为主要执行者。

1.2.4各液体管路的固定

为保障加药及时,多管道输液应理顺并固定管道,如果管道杂乱无章的交接在一起,造成查对不便,易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固定方法:A留置针端胶布高举平台法固定,如遇大汗,躁动的患者,贴膜外再固定一圈半弹力绷带进行加固。B三路液体底端头皮针细管处分三个方向分别胶布固定,列出走形。与乳头接口处分别予本科室自行设计小标签高举平台固定,方便予乳头接口处快速静推急救药。C输液器调节器固定在茂菲氏滴管下0~40 cm同一水平处。静脉输液时回血是由调节器下端输液管的被动扩张及血液扩散至输液管内液体中形成,调节器下端输液管的长度越长,回血长度就越长,有利于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6]。多个调节器在同一水平线加大了管路之间距离,不易缠绕;此水平面是护士视线水平处,便于调节时省去寻找调节器位置的时间;此水平面有效预防因患者躁动牵拉或在最低端滑轮与床单位肢体等摩擦,确保准确速度;位置高于平卧患者上肢达到的位置,患者不易自行调节液体滴速。

1.2.5各管路标示贴的应用

危重患者病情重,用药方案复杂,同时涉及几种药物输入易发生给药错误,护理安全警示标识是采用不同颜色或图案设计制作的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的警示标识,能起到提醒作用[7]。另一个优点为防止调节器人为下滑现象。固定位置分别为调节器下端的输液管上,和头皮针予乳头连接处。粘贴上注明药物名称及输液速度,分为两种规格三种颜色:红色为高危药,容易配伍禁忌药,如胺碘酮,黄色为输液泵液路,高浓度,速度慢。白色为普通液路。其中静推药物在白色液路为宜。上端大型号:长6 cm,宽度1 cm,三角形为2 cm等腰三角形。见图1~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2 结 果

32例患者在及时建立静脉以及多管路的精细化管理下,能准确及时的保障液体顺利进入患者体内,并且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抢救患者提供了重要保障。

3 结 论

通过细节管理,查找在心血管内科常见突发抢救以及危重症的救治过程中输液及时用药问题,制定各个环节的相应措施,保证药物及时治疗,抢救争分夺秒,各环节流程实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提高疗效。

[1] 李素丽,刘 燕,杨 艺,等.静脉输液小组干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21-222

[2] 李子楠,史好巍,和辉,弥金霞.介绍一种解决双路静脉输液的方法[B].伤残医学杂志,2004,12:03.

[3] 何忠杰.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解放军304医院急救部,2012,11:22.

[4] 邸红军,侯亚红,李雅平,施月仙.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12(29):2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5-6681.2015.16.059.03

猜你喜欢
输液泵调节器头皮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基于专利分析的输液泵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节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