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特点及治疗后变化的意义

2015-10-15 03:22
关键词:生化心衰实验组

黄 强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无锡 214002)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特点及治疗后变化的意义

黄 强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02)

目的 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检测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健康人群的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蛋白125(CA125)等指标的水平,观察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的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帮助医师更好地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为治疗赢得时间,利于患者的预后。

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生化指标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冲晕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又可以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和LVEF保留的心衰(称为舒张性心衰)。研究表明,根据所采用的LVEF界值不同,舒张性心力衰竭占所有心衰的40%~70%[1]。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比LVEF降低的心衰更难,其治疗也容易被忽视。笔者针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规范治疗后生化指标变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录入标准:符合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有临床心衰症状或体征;心超提示患者LVEF≥50%(采用simPson法计算;心超提示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受损(定义为二尖瓣血流速度与瓣环舒张早期速度的比值>20)。实验组排除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达IV级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12±3.56)岁;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1.56±3.89)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s)

注:两组观察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 BMI(kg/m2)对照组 50 28∶22 60.12±3.56 50.26±10.87实验组 50 29∶21 61.56±3.89 52.36±10.96 P 0.840 0.0564 0.3384

1.2方法

1.2.1检验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保持空腹状态8 h以上,取其静脉血采用微免疫荧光法检测脑钠肽,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

1.2.2治疗方法

实验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指南意见给予规范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治疗,如NYHA心功能Ⅲ级的患者适量限钠、限水,药物治疗包括袢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

1.3 观察指标

观察健康人群的各项生化指标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和规范治疗30天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生化指标包括:脑钠肽、CA125及超敏C-反应蛋白[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指标对比

实验患者治疗前脑钠肽、CA125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脑钠肽、CA125、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脑钠肽、CA125、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s)

CA125(U/L)对照组 50 68.26±15.78 2.52±0.56 14.12±1.58实验组 50 350.47±50.26 10.86±1.45 59.47±10.63组别 n  脑钠肽(pg/ml)超敏C-反应蛋白(mg/L)

2.2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指标变化

实验组患者规范治疗30天后脑钠肽(120.58±20.36)pg/ml、CA125(30.74±8.94)U/L,超敏C-反应蛋白(3.98±1.88)mg/L,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及体循环淤血,外周组织器官未出现明显缺血表现,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左心室壁增厚现象,舒张性心力衰竭在心肌纤维舒张能力受损时其僵硬度增加,导致心肌充盈受损,降低心搏量,最终导致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引发心力衰竭。

脑钠肽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产物,有利尿、排钠及扩张血管等作用,若患者心室肌受损,脑钠肽会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临床中可通过检测脑钠肽值帮助医师诊断[3];超敏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物之一,当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超敏C-反应蛋白会显著升高,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加重心肌缺血及缺氧,降低心功能,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值比正常人群高出3倍多,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会相应下降;CA125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受患者炎症因子的刺激,糖蛋白分泌会相应升高,其常用来作为卵巢癌或其他妇科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其数值的高低对患者预后及疗效判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对于LVEF降低的心衰,血清Ca125水平与患者的脑钠肽水平、心房大小、左室舒张末压相关[4],而目前临床上对舒张性心衰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本次观察可以看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发展与脑钠肽、CA125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生化指标能够帮助医师更好的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

[1] Givertz MM,Slawsky MT,Moraes DL,et al.Noninvasive determin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m J Cardiol,2001,87(1):1213.

[2] 刘 勇.浅析舒张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5):118-119.

[3] 吕彩霞.舒张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1):62-63.

[4] 梅思军.舒张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光明中医,2012,27(8):1551-1552.

本文编辑:吴玲丽

The significance of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chang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HUANG Qia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Wuxi cit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Wuxi 214002,China)

R541.6

B

ISSN.2095-6681.2015.16.065.02

猜你喜欢
生化心衰实验组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