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肌梗死的护理观察

2015-10-15 03:22张秀丽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人员急性

张秀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质控办,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急诊心肌梗死的护理观察

张秀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质控办,内蒙古通辽028000)

目的 对综合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抑郁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护理观察;心肌梗死;急诊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内科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女18例,男27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8.915.2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741.68)岁;观察组女20例,男25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9.166.0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3.921.7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绝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为患者讲一些治疗成功案例,多鼓励和安慰患者,指导患者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2)疼痛护理,急性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胸部疼痛症状,该症状会促使梗死面积增加,导致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因此需给予患者吗啡等止痛剂进行有效止痛,同时给予患者持续吸氧。(3)静脉输液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静脉血管进行有效筛选,选择较粗的静脉血管穿刺,同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医嘱有效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进行实时监测。(4)饮食护理。对于存在严重胸部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暂时禁饮食,患者胸部疼痛症状好转后,可为患者提供流质或半流质低盐、低脂等易消化食物,同时应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5)溶栓治疗护理。对于需要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消化道溃疡等溶栓禁忌证,将患者的心肌酶、出凝血时间、血型、血常规检测。(6)排泄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睡前进行腹部按摩,以便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患者养成定期排便习惯,必要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温肥皂水、酚酞等润肠剂灌肠通便[1-4]。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抑郁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s)

(min) 满意度(分) 抑郁状况(分)对照组 45 11.1±3.2 30.04±8.46 8.01±1.41 48.82±7.23观察组 45 7.3±2.4 22.58±6.51 9.76±0.79 12.06±7.04 t - 5.761 6.583 4.782 11.584 P -  <0.05  <0.05  <0.05  <0.05组别 n  住院时间(d)抢救时间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内科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剧烈且持续疼痛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静脉输液护理;饮食护理,溶栓治疗护理、排泄护理。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抑郁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于佩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

[2] 高云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3:85.

[3] 孙姣松.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5(9):351-353.

[4] 李 英.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5):516-518.

[5] 李 玲,周丽娜,李姗姗.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6.141.02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护理人员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