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2015-10-15 03:22王青良王海凤
关键词:输液循证心血管

王青良,王海凤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王青良,王海凤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濮阳457000)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睡眠不足、便秘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心血管疾病;循证护理;作用

循证护理也被称为“实证护理”,主要是指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全面、正确的了解、认识患者以及疾病,在一些疑难问题中找到最佳的证据,然后联系患者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1]。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1.8±3.5)岁;合并症:高血脂5例,心绞痛6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18例。对照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2.1±3.2)岁;合并症:高血脂4例,心绞痛6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各方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以及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一名具有多年循证护理经验、具有较高年资的护士长担任小组长,然后再组织几名病区护士长以及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科护士作为组员。

1.2.2提出循证问题

查阅以往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文献以及案例资料,经过讨论、筛选以及评价后,得出输液反应、睡眠不足、便秘等容易引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然后由组员一起交流、分析。

1.2.3循证

收集相关资料以及证据,分析输液反应、睡眠不足、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原因。①输液反应:不仅和药物自身质量相关,同时和发病期间大量快速输液相关,这样会大大增加血容量,增加患者心脏负荷,引发严重的并发症。②睡眠不足。患者病情较危急,这样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③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期间,需要卧床休息,特别是发病第一周必须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然而长期卧床休息很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④便秘。主要和患者进食少、活动少、长期卧床、不习惯卧床排便等有关。

1.2.4循证护理干预

(1)便秘指导。指导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早餐前应空腹饮用温开水或者蜂蜜水,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吃一些多渣、粗糙的杂粮,饮食以易消化、清淡、低脂的食物为主。指导患者学会在床上排便,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患者排便时应该正确用力,以防腹压突然升高。若患者出现便秘,应该进行腹部按摩,或者适当给予乳果糖、开塞露等缓泻剂服用,严重时应该灌肠处理。

(2)营造舒适、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人员应该营造舒适、整洁、安静的环境,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患者的刺激和影响,做到关门轻、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严重时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

(3)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患肢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指导患者一定要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并且将患肢抬高20~30°,这样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必要的话按摩患者下肢,加快下肢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可以适当活动,应该协助患者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并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可以采用推拿、针灸等方法。

(4)输液反应。用药前,护士应该仔细检查核对药品,如果发现异常反应,一定要和主治医师交流、沟通。可以采用物理手段降温,避免退烧药物增加患者的心肌负担。患者可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心肌负荷,增加患者的氧含量。其次,护士应该密切监测、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静脉滴注时应该严格控制药液的滴注速度,保证患者的安全。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采用我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出现输液反应、睡眠不足、便秘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n(%)]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3]。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睡眠不足、便秘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和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循证护理主要是以科学、可信、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循证证据后实施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临床护士凭借自己的直觉、经验实施护理,这样不仅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巢 琴,林玉婷.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46-47.

[2] 朱 妍.浅议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服务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4(2):157.

[3] 陈丽萍,吴少琼,王丽娜.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22-123.

本文编辑:李淑雁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6.173.02

猜你喜欢
输液循证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