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5-10-15 03:22杨国芳
关键词:优质我院冠心病

杨国芳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西 运城 044000)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杨国芳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西运城04400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1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饮食控制、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自我监测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冠心病;优质护理;并发症;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升高明显。冠心病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过多,因此有效地护理手段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优质护理作为新型护理理念的一种,主要以满足患者生命安全、平衡患者心理及赢得社会和家庭认可为目标,近年来,优质护理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选取本次研究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1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5.6±5.0)岁。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5.3±5.5)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胸骨后、心前区呈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心悸气短、脸色苍白、全身冷汗、心律加快及血压升高等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院时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及用药禁忌。保持病室安静、整洁,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食和翻身,积极进行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密切关注生命体征,严格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3]。

1.2.2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其病情发展,冠心病患者常伴紧张、焦虑、烦躁、惊恐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指导其学会放松,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升疗效。

1.2.3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发放冠心病宣传手册,开展冠心病预防、治疗及并发症控制等相关讲座,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评估。

1.2.4饮食护理

在饮食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建立较健康的食谱,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多食高纤维素、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蔬果、牛奶。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避免过度操劳,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4]。

1.2.5康复训练

首先,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帮助患者制定最佳的训练时间,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康复训练初期患者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少到多,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另外,对于肥胖的患者应严格控制体重,预防严重并发症。

1.2.6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出院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控制、用药指导及自我管理等,为患者制订长期康复方案,并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由专人分别在第3、6、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

1.3观察及评价标准

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饮食控制、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自我监测等指标,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统一发放并回收,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饮食控制、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自我监测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s)

组别 n  饮食控制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自我检测观察组 56 84.66±8.91 86.62±7.90 88.36±8.30 76.32±5.55对照组 55 71.02±6.51 62.36±9.86 61.25±6.49 55.36±4.17 P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心血管患者数逐年上升,冠心病作为慢性身心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冠心病易合并并发症,因此护理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舒适度是临床上优质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医疗模式的日渐完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优质护理可满足人们的常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我院使用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采用的护理手段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提高了对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重视程度,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及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与临床事实相符。表明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满意度,使医疗纠纷减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程凤霞.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6):173-174.

[2] 顾建琴.一体化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2014,(7):107-108.

[3] 雷德群.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5):750-751.

[4] 陈 倩.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42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6.175.02

猜你喜欢
优质我院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