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2015-10-15 13:12郭仕红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生评价作文

郭仕红

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文章内容贫乏、淡而无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的生活圈子狭窄,对生活缺少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故作为语文教师,要关注生活,打开渠道,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丰富对生活的感受,立体开发、多元吸收、自由表达,激活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一、多维观察积累生活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写作的好素材,而在写作和生活之间,观察是一座桥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解放学生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他们感知生活,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

一是观察自然。教师要因时因地引导学生融人大自然,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秋去冬来,寒来暑往,云蒸霞蔚,鸟语花香,花开花谢,云舒云卷,多姿多彩……我们要让学生观察它们,要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肤觉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积累。比如春雨霏霏的日子里,可引导学生观察雨丝的飘逸,感受雨中、雨后景物、景色的变化……实践中,要学会有序观察、重点观察、细致观察和联想观察,形象、真切地记录自己的感受,增加生活积累。

二是观察学校。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亲切、最喜爱的。在学校,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亲身接触或经历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心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如每周一集体晨会上庄严的升旗仪式,有趣的科学实验课,激动人心的校运会,丰富多彩的少儿艺术节活动……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些观察练习,如让学生在校门口站几分钟,观察每个同学进校园时的衣着、神态;观察几位老师上课时的不同习惯、姿态等。

三是观察家庭。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家人间的互相关心、照顾、团结合作,或偶尔产生的矛盾等,这些都是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可得到的好素材。教师可让学生“当一天家长”,观察一家人的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给奶奶捶背,观察他们的反应;跟家人做一次家庭游戏,观察大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等。

四是观察社会。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去街道、进超市、观乡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仔细观察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超市中精挑细选的家庭主妇,各色各样花钱不眨眼的大款,感受家乡的风俗人情、城市的发展变化。高年级还可开展“我是社区调查员”活动,走进社区,捕捉生活中有趣的人、事、物。学生可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如《社区热心人》《给小区居民的一封信》《争当环保小卫士》等。

二、多彩活动丰富生活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见,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丰富了,写作的材料也就多了。多彩的活动,会让学生生活色彩缤纷,妙趣横生。

第一,可开辟游戏天地。爱玩乐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天地,也是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教师要会编游戏、玩游戏、写游戏,让游戏渗入写作训练之中。在玩中写,写中玩,写作也就成为轻松快乐的事了。如组织小学生玩“吹泡泡”游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该活动中,玩得开心有趣。教师可引导学生看自己吹出的泡泡,看周围的同学吹出的泡泡,活动后由学生回忆游戏过程,作文就会写得自然逼真。

第二,可开展多种竞赛。争强好胜在小学生身上尤为明显。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内外竞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可开展朗诵比赛、“最美学生”征文、课本剧表演、“故事大王”评选、“班级达人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中由教师引导,教会学生观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达到丰富学生生活见闻的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精彩,生活流淌到了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写作便真正成了他们表达、交际的需要了。

第三,可激发趣味联想。小学生的视野往往比较单一,不善于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由此及彼的联想,这就影响了对生活的感受,最终也影响其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一些联想方面的练习。如对“鞋子”的联想。由鞋子可以联想到脚,由脚联想到走路时留下的脚印,进而联想到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足迹,再深入一点,可联想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样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广泛地进行类比联想、相似联想、反向联想、连锁联想,学生见到的事物就不再是孤立的了,他们眼中的社会,就逐渐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整体了。

第四,要悉心体验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写作,要悉心指导学生体验来自自己生活实际的事,体验得越深刻、越细致、越有新的感悟越好,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灵气。许多学生由于整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一切,往往忽视其存在。其实,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沃土和灵感的源泉,如“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有心的学生熟视细睹,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就写成了佳作。因此,平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如到校园花圃里观察各种小虫,到池塘边去看鱼儿的嬉戏,甚至可到果园里亲自采摘,进行“我与果园零距离”的体验。

三、以读导写 表达生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就是如此密切相关的。

首先要用好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认为:“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故教师要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使读写之间的“学习迁移”更具有稳定的性质。如苏教版《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其中有一段是围绕“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来写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种“总分”式的写作方法,分写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接着,在作业设计中紧扣“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以及有序描写建筑物的写作方法”,让每一小组精心设计一个中心句;进而,练习围绕中心句从有关方面展开叙述,学生便“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其次要读中学写。要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广阔、更深刻的感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量阅读,在书籍中认识世界、人生、社会。教师要关注书本,更要拓展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生活。可由师生共建五个“一”,即设立一个图书角;上好一节阅读课;每天背诵一首诗词;每天做好一次阅读记录;每月师生同读一本书。在阅读中,师生共同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定期在班上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做书签、手抄报、写书评等。这样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感受生活中的悲与喜、成与败、善与恶、美与丑。学生通过阅读会更深刻地感受生活,为他们的练笔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真正体现大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习作交流展示生活

培养学生写作文,要说真话,这不仅是写作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故在习作交流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活的真正思考与发白内心的真情表达。

一是真情表达。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空话、套话连篇,千人一面,实际上是假作文,而只有真作文才是对生活的真正结晶。若学生没有真正写出自己的语言,没有真正写出自己的体验,没有真正写出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那只能是无病呻吟。作为教师,应更新观念,直面学生,由以往的“呆板平面式”教学转变为“真情流露式”教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命题,鼓励学生自由记录自己的生活,自由记录自己看到的校园内外所发生的精彩故事。记录有感触的事、有思辨的事,描述自己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让学生享受倾吐心中积蓄之快,体验抒发“真情”之乐。

二是热爱生活。写作的激情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爱的教育》之所以能成为影响教师、家长、学生的经典作品,还不是源于小作者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吗?写作文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才智,让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真正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五、多元评价 回昧生活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要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回味生活。

一是多样评改。很多时候,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大多数学生只看一眼等级就算完事了,对于教师的“评价成果”却置之不理,更无法谈及细细地研究出现的问题了。这种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受到压抑。因此,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由被动变为主动,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评改作文时,可以集体批改,可以采用学生自评自批与同学互相评改相结合,也可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相结合。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可改变“教师慷慨讲,学生默默听”的状态,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文章,别的同学的文章,甚至教师的下水文章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是多元评价。作文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开展评价活动时可充分调动不同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在有争议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多元评价,似润“笔”无声的春雨,可以唤醒学生写作的自信,点燃他们写作的激情,从而让学生爱上写作。学生的心灵丰富起来了,就会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再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创作出更多的童真、童趣美文。

生活是写作的沃土,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感受是写作的种子,小学生学会了感受生活,也就具备了开山取宝的本领,巧妇乐为有米之炊。若教师引生活源头活水,给学生铺一条笔头生花路,学生写作必将会出现万紫千红的景象。

猜你喜欢
小学生评价作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