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与美术课创新

2015-10-15 14:18董玲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美术教师教学

董玲丽

[摘 要]

美术教育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从各方面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复合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美术教育;美术创新;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生动、活泼、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有了创新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美术课堂内容变得极其丰富且更具有挑战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不需要学生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敢于探索和创新并适应社会发展。

一、实施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启发其积极参与体验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的多媒体,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美术课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课伊始,趣即生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教师是创设兴趣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上课内容,产生探究欲望。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至关重要。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桥》一课开始,笔者演示一段展现世界各地桥的视频进行欣赏:国内外著名的桥通过视频都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探究新知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学习目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趣味盎然,学而不厌

学习《花圃》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线条和图案,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完成图案的绘画,并区分相似形和不相似形花瓣的置换过程,我利用白板制作有趣的课件,把花瓣置换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用《星空》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同学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完成本课活动。这样设计的美术教学活动,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参与,并在快乐中学习。

(三)难点易化,形象直观

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我借助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绿洲》一课时,我依据本教材中知识点,把在书上以绿洲为题的作品用电脑展示给学生——沙漠、桌子、树这3个生活中不可能在一起的东西组成了这幅作品,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直观感受和美的熏陶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多媒体,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教师也可以多些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四)兴趣延伸,受益终身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如果欣赏课教师手中美术资料缺乏,印刷色彩效果很差,画面不够清晰图片又不多,则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让学生课下带着兴趣去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当时没敢过多地奢望,可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想象:有的学生找来了一些画册,有的带来了光盘、光碟,还有的从网上下载了资料。我将这些资料整理之后让学生欣赏,学生看到自己搜集的资料对老师、对同学有如此大的帮助,都感到非常的高兴。这无疑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二、注重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教学中来用直观手段绝非易事,美术又是直观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学习构图、造型、设计创造美的画面,给人美的感受。美术教学所用的直观手段形式多样,有电子白板、实物投影、视频播放等,采用哪一种方式需根据教学目的而定。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阅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夸张变形绘画练习、联想创意绘画练习、给材料添画练习、记忆画练习等,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最后将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来学习、借鉴、提高。如笔者在辅导美术组同学创作《我们的大课间》一课时,对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我首先给学生讲清楚人物比例关系,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黑板上一幅幅《我们的大课间》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笔者认为,在完成一幅作品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题材,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完成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表现学校升旗仪式,教师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爱国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三、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创新的土壤

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活动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的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改革应倡导采取多种教育方法,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最终实现现代教育目标。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氛围,并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在教学环节上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美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重要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美术教师教学
美术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