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5-10-15 14:27张宇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发音口语交际

张宇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笔者认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从小学第一学段开始,就应该根据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特点、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口语知识技能训练的特点来稳扎稳打地引导、训练学生使用规范流畅的语言在交际活动中准确得体地传情达意,打好低年级口语交际基础,练就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浅谈几点想法:

一、学好汉语拼音,做好发音训练

第一学段的孩子正处于语言表达的发展期,发音方法是否正确及所在地区的方言都会对学生规范的口语表达产生直接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树立规范语言发音、正确使用文字的意识。而汉语拼音是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拼写系统,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最初学习的就是汉语拼音,因此,要想规范发音,必须从规范拼音的拼与读入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汉语拼音的基本理论、基本组成、基本规律等进行科学、详尽而又生动的讲授。

在此,笔者推荐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口诀强化记忆,即根据拼音规律,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或歌谣帮助记忆,如一些教师在教学字母i、u、ü时,便会教孩子读“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这些字母。2.图文直观记忆,即充分利用课本中新颖活泼的启发性插图,帮助学生掌握音和形。例如教学“a”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画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小女孩的嘴巴张得怎么样(嘴巴张得很大)。3.游戏记忆,即创设出一系列与拼读相关的游戏,帮助孩子增强记忆,如我们经常会使用的“猜韵母”“找朋友”游戏等等。(复韵母找朋友,整体认读找朋友等)。通过一些形式多样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从而为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发音基础。此外,在课堂上,还要对一些因为地区差异而出现的错误发音进行纠正,如东北地区经常出现的播(bō)读成(bē),热(rè)读成(yè)等……。

总之,规范发音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口语,提高用词的准确性,随时随地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造语言环境,规范语言使用

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从拼音入手,做好发音训练之外,还要在课内、课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规范交际用语。课外语言环境的创建更多需要家长的配合,如通过阅读日记的形式就比较有效,首先向家长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然后通过阅读日记的形式,让孩子摘抄书中优美且内涵丰富的句子,标注拼音,读给家长听,每天一句即可,通过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在提高拼音标注能力的同时,提高语言使用能力。

课内语言环境的创建,主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可以用具体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通过对某个物品的观察,引导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然后说出你看到和听到的是什么,培养孩子观察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具体情境。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可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和故事情境,从而使孩子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表演来创设情境。比如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让孩子及家长收集关于团结友爱的小故事,反复练习,然后通过PPT展示,学生在台上为全体同学讲故事,对于这种活动,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能够让学生充当故事的主人公,加入适当表演,创设故事情境,就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

三、培养朗读习惯,转化书面语言

要想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其中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让孩子养成乐于朗读的习惯,而熟读成诵则是朗读的更高层次。朗读、诵读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训练途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可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使口语表达更具感情色彩。

所谓朗读,就是出声地,清晰地读,它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要培养低年段小学生的朗读习惯,最重要的还是要想办法提升他们的朗读兴趣,培养朗读的胆量,通过一些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让孩子感觉朗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同时要引导小学生理解朗读材料的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而这一过程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显得非常重要,低年段的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模仿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手段,教师朗读时的情感很容易传递给学生。低年段孩子的记忆力又特别强,因此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孩子有感情的诵读,更能强化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读得多、背得多,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自然就更好,口语表达能力自然也就更强了。

四、提倡个性口语,反映主观意识

“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主体,学习语言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最终目的就是要最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因此,在培养低年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一定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口语,要让口语表达反映主观意识,让口语表达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窗口。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保护和发扬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成为一个能说、敢说、会说的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个性口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还是要让孩子具备一定的表达自信,要善于引导孩子抓住一切当众表达想法、练习说话的机会,帮助孩子清楚、明白、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前文提到的“故事会”其实就是一种锻炼孩子敢于表达的、善于表达的很好训练。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只要有了表达的自信,孩子才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敢于表达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恰当、得体的表达,说话时要有适当的手势语,不能东张西望、眼神游离,更不能说说话吐舌头,做鬼脸等。

当然,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让孩子学会聆听。除了学校教师的引导培养外,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说笑话,从而培养孩子聆听的习惯,同时要让孩子懂得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要听清楚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可以讲个小故事让孩子复述一遍、每天放学后让孩子说说学校的新鲜事,模仿一下老师是如何表扬自己和班上其他小朋友的……

总之,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宜早不宜迟,从低年段小学生开始注重培养,可以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能说、敢说、会说的好习惯。相信,只要教师和家长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扎扎实实地做好孩子的发音训练,多给孩子鼓励与希望,孩子一定会获得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任编辑:宁沈生)

猜你喜欢
发音口语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Playing with u_e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